李安的电影,岂是说看懂就看懂的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9 00:00 3

摘要:观众买票进影院,以为是看电影,只有导演在巨幕后,露出欣慰的微笑,像是在说:今天这堂哲学课,座无虚席,那我就不点名了。

本文作者:湖北蔡

好友留言问我,为什么不说说看不懂李安的电影?

开玩笑,那可是李安的电影。岂是说看懂就看懂的。李安,应该算得上是一位让影评人集体掉发的导演。

直到今天,依然不敢说看得懂。

观众买票进影院,以为是看电影,只有导演在巨幕后,露出欣慰的微笑,像是在说:今天这堂哲学课,座无虚席,那我就不点名了。

这位大佬拍电影就像在搞哲学实验,每部片子都是对观众进行降维打击,进影院前,观众还人模人样的,如同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还没有出影院,零起帧开始怀疑人生,成了为甲虫。观众本想来看一场电影放松的,被迫思考起人性本质,甜甜脆脆爆米花都变苦了。睡眠质量好的观众除外。

经验老到的观众可能会好一点,他们去看李安电影,提前在家自学,书桌上摆着两本书:《哲学词典》和《如何查哲学词典》。

温文尔雅的李安导演觉得,让观众带着眼泪走出影院,不算什么本事。他的座右铭是:我要让观众带着怀疑出去。

李安本身就在怀疑,他所有的电影都在呈现怀疑。他接受采访时劝人,也好像在劝自己,要相信,就盲目地相信。

李安说他看伯格曼电影,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

在2013年,李安接受纪录片《打扰伯格曼》(Trespassing Bergman)时说了这段话。回忆他18岁时观看伯格曼影片(The Virgin Spring)的震撼体验。

原文:I watched it twice in a row. Afterward, I couldn’t move. It was like my virginity was taken away by the film. I didn’t understand it, but I was deeply shocked.

大概这句话,也是观众看李安电影的感受。如今,换着他上手做各种让我大为震惊的影片。

言归正传,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为什么看不懂。试着用下面几个例子,简单叙述一下。

比如说,去看《卧虎藏龙》,以为去看武侠片:飞檐走壁,去去就来,大漠荒野,长河落日,儿女缠绵,可不就就是武侠片的意思?画面唯美,剧情也可以。万万没想到,电影快结尾了,玉娇龙爬上那么高的武当山,寻到小虎,隔天当着小虎的面,纵身一跳。

欻,说没就没呀。

很想让影院老板倒一下带子,这是怎么回的事呢?

估计去问玉娇龙,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跳;再问一次,她可能会说,导演让我跳,我就跳了。

片尾字幕升起时,导演提醒你,真正的电影才刚刚开始。想不明白那会儿,手指就从发丝间,一遍遍穿过,俗话说,尴尬的时候,小动作特别多。

然后脑袋里闪一下了,玉娇龙有轻功的噢,假如她在空中飞了一半,开始返航了呢?也可未知。

而在电影《色戒》里,汤唯在最后的紧要关头对梁朝伟说,快走!

为什么她要放掉他?这个也不好理解。或许,放掉他,是她唯一能够行使权力的机会。

再比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中,Billy Lynn最后为什么一定要再次回到伊拉克战场?也是不好懂的啊。

当周围的人对他表现不友好的时候,比如心上人、剧务等,他的选择是回伊拉克战场;可当姐姐对他表现关爱,让他治疗的时候,他的选择还是回伊拉克战场。

也就是说,无论周围的人怎么对Billy,他的选择只有一种,就是回到伊拉克。

人物命运值得同情,但是难以理解。

上士Virgil Jeremiah Breem劝Billy Lynn以超然面对战争、面对人生。二人菩提树下对坐,像是布道一般。一个想法是觉得Breem是好人,很厉害,知识丰富,又关爱Billy;另外一个想法就是觉得他是坏人,他冲到伊拉克战场就是坏人。如果他真的反战的话,他就直接不出现在伊拉克。这两个想法,如同孔子周游列国时,遇到辩日的两小儿。在头脑里,没有结论地争论不休……

头顶某处,有一根头发独自凋落。

来源:邑人电影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