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著小说里,金燕西即便是出国留洋,却也没有真的完成学业,而是选择回国继续维持自己花花公子的日子,甚至当了电影明星,和从前/包/养/的戏子邱淑珍结成夫妻,甚至还将过往的故事做了改编,影射诋毁冷清秋。
作者:温纾言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火烧西楼后,冷清秋带着孩子离开了金家。
而整个金家,随着金铨的去世,也逐渐开始走向败落,众姊妹分家的分家,出国的出国,都有各自的打算。
唯有金燕西一人,因着从前的吃喝玩乐,顾头不顾尾,手头没有积蓄,也没有正经职业,即便有分着的家产,却也所剩不多了。
原著小说里,金燕西即便是出国留洋,却也没有真的完成学业,而是选择回国继续维持自己花花公子的日子,甚至当了电影明星,和从前/包/养/的戏子邱淑珍结成夫妻,甚至还将过往的故事做了改编,影射诋毁冷清秋。
原著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冷清秋和孩子已经葬身火海的时候,她却托人寄来了一封信,直指金家败落的真正原因: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虎尾春冰,宜有以防其渐。以先翁位高德茂,继祖业而起来兹,本无可议。若至晚辈,则南朝金粉之香,冠盖京华之盛,未免兼取而并进,是非青年所以自处之道也。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焉。
有时候,一个家富不过三代的根本原因:
其实并不是在于老一辈打下的基业究竟有多厚,而是在于后代能否担得起这份责任,即便不能,若是能有做守城之主的能力,至少也可以保得住现在的生活。
《周易》有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可是,在金家人这里,这两样东西是一样都没有。
金铨去世后,原本摇摇欲坠的这个家,依然陷入了大厦将倾的地步。
白雄起继任总理,金家势微,金家的三个儿子又原本就没有什么本事,过去全靠着金铨的羽翼过活,如今,风水轮流转,竟然都要靠着老婆的生意去过活了。
而金燕西在冷清秋离开后,更是陷入了萎靡的状态。
但是,他并不是后悔惋惜冷清秋的离去,而是在担忧自己日后没有钱,没有经济支撑的快活日子就要消失了。
如今家中大势崩溃,他还有什么面子?假使乌衣巷这个大家庭还能维持的话,让他摊出一笔用费来,料着他还是真肯。他这两天起坐不安,当然系事实。他向来用着一个头等公子的身分,在社会上活动,家庭这样崩溃,未尝不是他的致命伤。这话又说回来了,自己又何尝不是公子的身分在外面活动?如今父死兄散,妻走子失,自己又有什么面子?不看别人,从前秀珠是如何将就自己,如今自己极力将就着她,她还不高兴。这样看来,一个人实在是不可无权无势。燕西如此想着,觉得向来受不到的痛苦,如今都感受到了。以后应当如何应付呢?去作和尚,那自然是一句气话,要成家立业,作官是无大路子,而且二三百元一月的薪水,更何济于事?此外,又绝没有可干的事了。
对于金燕西而言,他已经过惯了这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若是真的让他去靠自己的双手弯腰去赚钱,即便他能低的下头,可赚的钱,照他目前的花法,却也未必能够真的养活他自己。
若是可以,他是不愿意看到所谓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情形发生的。
就连金燕西的母亲,在听到金燕西要出去留洋这样的虚话后,都直接对着敏之和润之这姐妹两个,戳破了他纨绔子弟的真面目:
“你们能相信他有那种毅力吗?我看他这种人,是扶不起来的,不必和他去打算了。在北京城里,无论他闹到什么地步,不过是给金家留下笑柄,若到外国去,作了不体面的事,可是替中国人丢脸。你明白吗?”
讽刺的背后出走后,冷清秋卖字为生。
为了生存赡养老人和孩子,她既替人写对联,也替人题扇作诗,只是即便如此,却也终究还是清贫度日。
但终究,金燕西若干年后的做法,还是暴露了的她内心的真实感受。
书里,金燕西在金家败落后,明面上说是出国,但在若干年后,却成了电影明星,和自己从前在一起的戏子结成了夫妻。
甚至,在小有名声后,开始拿往事来进行改编,将冷清秋的形象描绘成了一位嫌贫爱富弃家出走的女子,而金燕西却把自己在电影中的形象,演绎成了一位痴情公子,为爱不顾一切的人。
可是,这又何尝不是金燕西的一种报复呢?
在金燕西当初打开那封信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冷清秋将自己的面子甩到了地上。
事实证明:
男人的报复心一旦重起来,那是万万不可收拾的。
我自展着影院的一张影报来看,那影报载明着这个片子的主角景华,是大家公子,西洋留学生出身,在德国某电影公司,实地练习电影多年。其夫人秋月魂有演剧天才,亦研究电影有年。我看到这里,不由将腿一拍,心里恍然大悟,这个作主角的,不是别人,就是金燕西。因为燕西单名一个华字,所以他不用号用名,那个景字,不用说,是金字谐音。
那电影上的情节,是说一位有钱的青年,在读书的时候,不好好读书,专门去追求爱人,因之把书耽误了。只因家中遭了天灾人祸,家道中落,没有钱供给爱人,爱人和他翻了脸。他一气之下,身染重病。幸而病养好了,神经衰弱,书没念得好,又没一点学问,一点事也找不着。结果,白天在戏院当小工,和人贴广告。后来来了一位大名角,他把广告贴倒了一张,名角大怒,要求戏院老板把他革除。他为了和名角去解释这件事,和他在后台相遇,原来这个人,就是他从前的爱人,不过现在改了一个名字了,于是他掉头不顾而去,电影完了。
隐藏的报复心而另一旁,冷清秋没有想到的是:
金燕西在出国后,回来后竟然还是这副样子,甚至还更添了几分卑劣——无论是因着男人的面子,还是从前的事情,他竟然如此抹黑她。
无论是从前有家世钱财支撑还是如今没有家世钱财支撑,可见:
人根植于骨子里的某些东西,无论境况再如何,其实都是不会变的。
人人都以为金燕西出国后,只要稍微改些,至少还会有出路,还残留着那么点希望。
但作者张恨水先生却选择用冷眼看人生的态度,明明白白地将金燕西一直以来的劣根性点明了:
燕西未出洋之前,三四百元月薪的事,他还以为不好,何以出洋之后,倒这样小就呢?我这样想着,把我以前猜想的情形,几乎又要全部推翻。不过我再转个念头,高明之家,鬼瞰其室,燕西倒霉了,他的兄弟姊妹又焉能保着不跟着倒霉?再说,大家庭制度,固然是不好,可以养成人的依赖性。然而小家庭制度,也很可以淡薄感情,减少互助,弟兄们都分开了,谁又肯全力救谁的穷呢?我的思想是如此的,究竟错误了没有,我也不能够知道。
后来,金燕西甚至于将过往的故事做成了一门产业,成了连载的影片,无论是火烧西楼故事,还是当初的百合花追爱故事,甚至是最后的老太太眼看全家由盛转衰的故事,都是金家曾经发生的事情。
大概是半个月后的工夫,又有张景华主演的片子到了。片子的名字叫做《火遁》。是这个人演的片子,已经能够让我注意的了,加上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我不能不去看。那片子里的情节,却是说一个中年丈夫,对一个青年妻子,竭力爱护。但妻子对于丈夫的行为,不大了解。丈夫因为得不着妻子谅解,火里有个女人,有个孩子,救哇救哇!电影表演得是很沉痛,这分明是隐射清秋火场逃去的一幕,不过把男子说得太好了。于是我知道燕西对清秋,还是不能谅解。假使他母子要看到这张片子的话,又有什么感想呢?天下事却总是相反的,后来我在报上看到一条银幕消息,说是景华主演《火遁》后,声名大起,有许多女子写信给他,和他表示同情,还有许多女子,将自己的相片,亲笔签字在上面,寄了给他。他最伟大的一张片子,又在拍摄中,叫做《春婆梦》,说是有一个眼看全家盛衰的老太太作主角。我看了这段消息之后,疑他有点醒悟了。然而许多女子迷恋他,他又不难找着出路,走到温柔乡里去,或者再作第二次梦呢。这样说来,千古情场得失,究竟是男子之过呢?还是女子之过呢?
冷清秋在看电影的时候,甚至边看边点评,然而,终归是在看到金燕西对自己这个角色的改编后,彻底心凉了。
或许是喜欢过,但过往的爱恋,却终究谈不上一个“爱”字的程度。
这惶惶然大梦一场,终归是空。#认证作者激励计划#
作者:温纾言,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义与理性主义,专注女性成长与情感方面的写作。
热爱文字之美,卖字为生,相信有一天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花语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