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狂野时代》在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摘得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毕赣作为中国青年导演的代表让世界再次看见了中国电影未来的光亮。就在这样的全球注视下,“天坛映像”也圆满完成了它在欧洲三地的巡展,收获真诚又热烈的回应。中国影像正悄然走入全球各地观众更日常的视野
新京报讯(记者周慧晓婉)当《狂野时代》在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摘得主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毕赣作为中国青年导演的代表让世界再次看见了中国电影未来的光亮。就在这样的全球注视下,“天坛映像”也圆满完成了它在欧洲三地的巡展,收获真诚又热烈的回应。中国影像正悄然走入全球各地观众更日常的视野,用自己的方式,与世界交换着理解与温暖。
巡展现场。
作为“永不落幕的北影节”推出的重要电影放映活动,“天坛映像”全球巡展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天坛奖”入围与获奖影片的放映,让世界各地观众有机会在本地影院看到优质的中国电影作品,并通过放映与交流,搭建一座电影文化互联互通的桥梁。本次由中国国家电影局和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共同主办的欧洲站巡展,精选《走走停停》《妈妈!》《白塔之光》《云霄之上》《朝云暮雨》《消失的她》六部风格各异的华语影片,在初夏的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三座城市悄然生长,静静抵达。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秘书长余俊生出席巴黎站、阿姆斯特丹站并致辞,他表示,中国愿以电影为媒,以文化为桥,携手共进,共同续写中法、中荷两国电影合作的新篇章,共创全球电影行业繁荣发展的美好明天。
本次“天坛映像”全球巡展欧洲三站的映后活动影片皆为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奖影片《走走停停》,影片导演龙飞亲赴伦敦、巴黎与阿姆斯特丹三座城市,凭借该片荣获“天坛奖”最佳女配角奖的演员岳红则亮相巴黎与阿姆斯特丹的映后活动,与现场观众分享创作初衷与幕后故事。
本次“天坛映像”全球巡展欧洲三站的映后活动影片皆为《走走停停》。
主创们围绕创作缘起、“返乡”这一现实议题的切入,以及生活化表演的呈现展开分享。导演龙飞谈到影片如何从“走走停停”的节奏中传递普通人面对人生起伏的态度,也细致讲述了拍摄过程中的挑战与创作选择。演员岳红则回忆起第一次读剧本的深夜,动情讲述她如何将生活体验融入角色表达。海外观众也就影片的情绪留白与文化共鸣提出诸多感兴趣的问题,现场交流真挚而细腻。
巡展期间,六部中国影片在三座城市广受好评。不同风格的作品各具魅力,或以独特美学打动人心,或凭扎实叙事吸引目光,也有作品因真挚情感引发共鸣,赢得观众由衷喜爱。不少观众特别称赞影片精致的艺术表达与成熟的视听语言,如《云霄之上》被赞为“如同中国水墨画一样”的叙事诗,色彩、构图与情绪层层递进,令人沉浸其中;《消失的她》节奏紧凑、情节翻转频繁,有观众这样评价它,“我没想到一部中国悬疑片能有这样的节奏感,完全吸引了我。”
此外,更有观众被影片中所展现的生活质感所打动。《白塔之光》则以北京为背景,刻画出城市生活中的微妙情绪,有人感叹:“两个月前我从北京回来,这部电影仿佛让我回到了在北京的日子。”还有观众表示,《妈妈!》让他“想起了因阿尔茨海默病去世的外祖母”,而他十分感激这部影片让他“能够更好地面对和消化她的离世”。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张彦君
来源:上上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