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2日晚,南京艺术学院2025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优秀毕业作品点映会在传媒学院106报告厅举行。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系的学生们如约而至,台上张张海报呈现出各异的影片风格。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月明) 5月22日晚,南京艺术学院2025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优秀毕业作品点映会在传媒学院106报告厅举行。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系的学生们如约而至,台上张张海报呈现出各异的影片风格。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院长薛峰在致辞中指出,2025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作品题材丰富,涉猎广泛,画面精美,学生的选题范围不是局限于当下的青春感悟,而是涉及对于遗憾、死亡、科技、传统等多个议题的探讨。对于毕业生们的创作作品,他寄予万分期待,同时相信他们的未来会更好。
放映后的分享环节,影片主创们畅所欲言,彼此交流在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台下观众反应热烈,纷纷举手互动发言,在与剧组主创们的一问一答中,更为丰满立体的影片创作过程跃然眼前。
《再见 再见》副导演王奕萱分享道:“创作之路是艰辛的,但当听到大家的掌声和欢呼声,我们觉得一切都值得。草原牧民自由不羁、豪迈热情,更有着自己对草原的坚守。我们全组组员也秉持着对电影创作的热爱,把激情和汗水奉献给这片神秘的土地。”
《这不是你能解决的问题》导演刘佳硕说:“毕业设计的拍摄,其实可以选择一些轻巧的设备,低成本则意味着更加无负担和更加自由的创作。我想告诉学弟学妹们,大胆创作,别害怕犯错,宁愿犯错,也不要无趣。”
“我们组拍摄场景较多,且海岛天气变化多端。有一天拍摄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组员非常团结,很快想出全新的转场及拍摄方案,按时甚至超量完成了拍摄镜头。”《为太阳应答》制片宁晨羽分享道。
《再见 再见》的指导老师许波鼓励学生们永葆创作热情,积极投身于影像创作中,让自己的青春不留遗憾。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系主任魏佳表示,每年的优秀作品放映是老师们最重视的活动,是广编“传帮带”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最好的课堂实践。这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年代,人工智能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影响到每一个领域。在网络视听领域中,AIGC已经深度融入到内容策划、生产、运营推广、算法推荐等全产业链条中,为行业带来强劲动能的同时,也带来深度思考——机器与人的深度关联是什么?本场点映会上的9部作品用鲜活的影像告诉我们,与机器相比,打动人心的永远是闪动着精彩想象力的创意内核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来源:江南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