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青年演员于适作为中国青年电影全球推广计划推荐人首次亮相第77届戛纳电影节,虽然日程紧凑,但他依然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各项活动。从下飞机休整仅两小时后便出席青年创作交流会,于适展现了专业的态度与对电影事业的热爱。
中国青年演员于适作为中国青年电影全球推广计划推荐人首次亮相第77届戛纳电影节,虽然日程紧凑,但他依然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各项活动。从下飞机休整仅两小时后便出席青年创作交流会,于适展现了专业的态度与对电影事业的热爱。
于适在戛纳电影节那段全英文演讲,真的太让人惊艳了,直接圈粉无数!他一张嘴,口齿清晰、逻辑也超清晰,从开头到结尾,观点层层递进,条理分明,完全不混乱。
更绝的是他的气场,站在台上自信满满,眼神坚定,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种强大的气场,仿佛整个舞台都被他掌控。不得不说,于适这专业能力太牛了,未来肯定能大放异彩!
在戛纳中国馆活动中,汉学家、中国电影专家Luisa特意用中文评价了于适在《封神》中的表演:"第一次拍电影就演得这么好,能看出他非常热爱这个角色,无论是动作和表达都令人信服。"她相信于适在影坛的职业生涯会很长远,这一国际专业人士的认可无疑是对于适演艺道路的肯定。
谈及个人创作观,于适表示:"20岁、30岁、40岁的人对一件事情的思想完全不同。在这个时期我可能没有那么强的冲动去写20岁想写的东西。每个时期创作灵感完全不一样。"他鼓励青年电影人用自己的视角去讲述真正想讲的故事,强调无论年轻人还是大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这种对创作的理解显示了他的艺术成熟度。
在分享与观众互动的经历时,于适流露出真挚的感激之情:"每一位看到作品细节的观众,对我来说都很珍贵,他们是真的热爱,因为细节第一遍是看不出来的,刷了三遍四遍可能才能跟你去探讨这些细节。"这段话反映了他对观众真诚的尊重和感谢。
他特别提到《封神》在法国路演时,一些观众多次观影后与创作团队交流中国传统剑术等文化元素,这让他深受触动。这些原本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的观众,通过电影产生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这正是文化传播的意义所在。
于适坦言自己很幸运能够遇到《封神》中的姬发和《我的阿勒泰》中的巴太这两个"人生角色":"有人生角色是很难得的,我很幸运,这两个角色对我而言都是人生角色。"他对角色的珍视和投入,也是这些作品能够打动观众的重要原因。
于适深入分析了为何这两部作品在海外受欢迎:"像《封神》有神话元素,但归根结底讨论的都是人性的善恶。"他认为优秀的作品能让海外观众看到不熟悉的中国文化,同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这就是电影的魅力和意义,可以跨国界跨文化。"不得不说,于适看待问题真的太透彻了!
而《我的阿勒泰》则实现了影视与文旅的破圈,让更多国际观众看到了"大美新疆"的壮丽风光,推动了文化旅游的交流。
作为中国青年电影推广人,于适在戛纳的表现展示了新一代中国影人的风采。他不仅关注个人作品的艺术表达,更意识到通过影视作品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在国际电影舞台上,于适的亮相无疑为中国青年电影人赢得了更多关注和尊重。
伴随着《封神》和《我的阿勒泰》等作品在国际上的良好口碑,于适的演艺之路正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他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和对文化传播的思考,也将继续影响和启发更多热爱电影的人们。
来源:河鸣经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