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场十一遍 NG 背后的倔强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8 21:27 1

摘要:2015 年的横店影视城笼罩在初夏的燥热中,《伪装者》剧组正在拍摄于曼丽牺牲的重头戏。当第十一捧土撒在宋轶脸上时,这个穿着素色旗袍的姑娘睫毛不住颤动,细碎沙粒顺着脸颊滚落,在监视器里清晰得刺眼。

2015 年的横店影视城笼罩在初夏的燥热中,《伪装者》剧组正在拍摄于曼丽牺牲的重头戏。当第十一捧土撒在宋轶脸上时,这个穿着素色旗袍的姑娘睫毛不住颤动,细碎沙粒顺着脸颊滚落,在监视器里清晰得刺眼。

"卡!" 导演李雪摔了手里的剧本,暴怒的呵斥声穿透片场:"这都第几条了?不能拍就滚蛋!" 现场瞬间鸦雀无声,刚为宋轶求情的胡歌怔在原地,道具师握着铁锹的手微微发抖。没人注意到蜷缩在土坑里的宋轶,正死死咬着下唇不让眼泪冲花妆容 —— 这场本该三小时收工的戏,已经折磨了整个剧组十四个小时。

时间倒回三个月前,试镜间里的宋轶还困在角色迷宫里。导演最初安排她饰演的汪曼春需要蛇蝎美人的狠厉,可无论她如何调动情绪,镜中那双杏眼始终透着江南烟雨的温软。直到某天清晨,造型师随手递来的墨绿色旗袍,让这个湖北姑娘在试衣镜前找到了转机。开衩处摇曳的流苏暗纹,立领下若隐若现的珍珠扣,当她踩着细高跟转身的刹那,原本质疑她资历的副导演突然拍案:"这就是于曼丽!"

拍摄前期的顺利让宋轶逐渐建立起信心。虹口道场的枪战戏里,她能在旗袍开衩处暗藏匕首;百乐门的舞池中,她踩着探戈舞步传递情报。可命运总爱在最得意的时刻埋下伏笔 —— 这场看似简单的 "活埋" 戏,成了她演技道路上最艰难的修行。

"第 7 条!注意眼皮控制!" 执行导演的喊声带着焦躁。胡歌饰演的明台需要将黄土一锹锹撒在 "遗体" 面部,每次沙尘扑进眼睛的瞬间,宋轶的睫毛就会应激性颤动。监视器后的李雪盯着特写镜头眉头紧锁,这位以严苛著称的导演追求的是尸体面部 "死而不僵" 的微妙状态,任何细微表情都会破坏悲剧的仪式感。

当第十一条 NG 的场记板落下时,宋轶裹着满是泥浆的旗袍走向监视器。监视器回放里,那些因疼痛扭曲的微表情被放大成刺眼的穿帮镜头。道具组准备的医用护目镜还躺在化妆台上,这个倔强的 85 后演员始终认为:真正的表演不该依赖技术手段。

转机出现在黄昏时分。胡歌悄悄调整了撒土的角度,让铁锹扬起的沙尘呈现 45 度抛物线,同时用身体挡住部分侧光。这个细微的动作调整既保留了镜头冲击力,又让宋轶能在沙尘袭来的瞬间闭眼,待特写镜头推近时再缓缓睁开。当第十七捧土落下时,监视器里的于曼丽终于呈现出导演想要的 "破碎的美感"—— 沾着血污的面庞如同打碎的青花瓷,在暮色中凝固成永恒的艺术品。

这场戏杀青时,宋轶的戏服里抖落出半斤沙土。后来观众在荧幕上看到的经典画面,是胡歌颤抖的双手与宋轶静止的面容构成的蒙太奇。当《诉衷情》的配乐响起,没人知道镜头外的泥土里混着多少生理性泪水,就像没人会忘记,那个旗袍染尘却依然倔强的于曼丽。

来源:nice426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