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投资仅收253万,马丽也难救这烂片?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2 02:58 1

摘要:最近电影圈出了个大新闻——某部号称斥资13亿的“年度巨制”,上映没几天日票房就暴跌到253万,连三线城市影院的场租都快cover不住。最让人唏嘘的是,主演还是咱们熟悉的“喜剧女王”马丽。要知道,当年《夏洛特烦恼》里她演秋雅能让人笑出眼泪,《独行月球》里和沈腾搭

最近电影圈出了个大新闻——某部号称斥资13亿的“年度巨制”,上映没几天日票房就暴跌到253万,连三线城市影院的场租都快cover不住。最让人唏嘘的是,主演还是咱们熟悉的“喜剧女王”马丽。要知道,当年《夏洛特烦恼》里她演秋雅能让人笑出眼泪,《独行月球》里和沈腾搭档票房31亿,怎么这回就栽得这么惨?

先说这13亿的“豪华配置”。听说片方为了搞大场面,又是搭实景又是请国际团队,光服化道就烧了小2亿。结果观众走进影院一看——好家伙,剧情老套得能翻出十年前的剧本:女主被闺蜜背叛、职场被打压、最后靠“主角光环”逆袭。马丽在里头又是挤眉弄眼又是摔跟头,可观众愣是没笑出来。有网友吐槽:“看马丽演苦情戏像看沈腾跳芭蕾——浑身难受。”

其实这事儿真不怪马丽。她的喜剧标签太深入人心了,观众进影院看她,要么图个乐呵,要么想被治愈。可这部片非要走“喜剧外壳+狗血内核”的路线,前半小时还在讲职场搞笑,后半小时突然变成“全员恶人”的撕X大战,节奏乱得像被熊孩子按了快进键。就像你点了碗红烧肉,结果第一口是甜的,第二口突然咸得齁嗓子——谁能吃得下去?

再看市场定位,片方可能犯了“明星依赖症”。觉得有马丽在,票房保底10亿,结果忽略了一个关键:现在观众可精着呢。前两年《李茶的姑妈》也是喜剧大咖云集,结果因为剧情离谱被骂上热搜;去年某部“喜剧+悬疑”的片子,同样砸了大钱请顶流,最后票房连成本零头都不够。这说明啥?观众不是为明星买单,是为“好看”买单。你剧本稀碎、逻辑漏洞比筛子还多,就算请全宇宙的喜剧人来,也救不了啊。

还有个细节特扎心:这部片宣传时总提“女性成长”,结果所谓的“成长”就是女主被欺负了八百回,最后靠男主的钱翻盘。现在的女性观众早不吃这一套了——咱们要看的是“我自己能打”,不是“我靠男人逆袭”。就像《你好,李焕英》为啥能爆?人家把母女情拍得真实又温暖;《保你平安》为啥口碑好?大鹏用荒诞故事讲了“嘴炮杀人”的现实。观众要的是共鸣,不是悬浮的“假大空”。

说回马丽,她其实挺冤的。这些年她尝试过正剧,演过妈妈,可市场总把她按在“喜剧女王”的位置上。就像沈腾现在接戏,观众第一反应还是“得搞笑”,但人家《满江红》里演反派照样惊艳。这说明演员需要突破,片方更需要给机会。要是总把马丽困在“搞笑工具人”的角色里,就算她再努力,观众也会审美疲劳。

这次13亿的教训,其实给整个电影圈提了个醒:拍电影不是堆钱堆明星,得先把故事讲明白。观众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花50块买张票,图的是两小时的快乐或感动,不是看一堆“豪华垃圾”。要是片方还抱着“明星=票房”的老黄历不放,那下一个血亏的,可能就是下一部“13亿巨制”。

最后说句实在的:马丽还是那个能把观众逗笑的马丽,但电影要是不好看,就算请她把《夏洛特烦恼》里的秋雅、马冬梅、马蓝星全演一遍,观众也只会拍拍屁股——走人。毕竟,现在的观众,可没那么好“骗”了。

来源:吉棠说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