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安导演曾执导过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电影《色戒》。影片中的王佳芝原型就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郑苹如,76号特务头子易先生则对应的就是丁默邨,他曾与戴笠是平起平坐的国民党老牌特工。
李安导演曾执导过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电影《色戒》。影片中的王佳芝原型就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郑苹如,76号特务头子易先生则对应的就是丁默邨,他曾与戴笠是平起平坐的国民党老牌特工。
抗战爆发后,丁默邨被派往湖南组建军统站,但是他在南京领走巨额筹建经费后,却没有前往湖南,而是直接携款潜逃到了香港,然后投降了日本人,并得到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的赏识,他还无耻的向土肥原贤二提交了一份镇压上海反日活动的特工计划。
1939年3月,丁默邨从日本人手中获得30万元经费和500支当时最先进的手枪,以及5万发子弹,在上海极斯菲尔路76号正式成立特工总部。76号的主要工作就是杀反日和抗日人士,暗杀人数3000余人。
重庆政府对丁默邨恨之入骨,很快高层就下达了必杀令,但接连派出几路杀手,均以失败告终,甚至有些杀手反而投降了丁默邨,加入了76号特工组织。
万般无奈之下,国民党当局派出了一位香艳美女,也是一位青涩杀手,也就是郑苹如。当时,她还是上海法政学院的大学生。她的父亲是上海高等法院的首席检察官,母亲是日本人,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凭借娇美的容颜,她曾登上《良友》画报的封面。尽管有日本血统,但受父亲影响,她心怀完整的家国情怀,很快被中统发展为特工,并被指派去诱杀丁默邨。
然而,高层不敢教给她任何特工技能,因为面对老练的丁默邨,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都可能成为破绽。只交代她一句话:“你就是上海名媛,名媛中的名媛,那颗杀贼的心,你只要藏在心底即可。”难以想象郑苹如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接受这一任务的,76号是公认的杀人魔窟,一个弱女子要深入虎穴刺杀敌人的高级将领,基本是有去无回。
那么是如何接近丁默邨的呢?高层的第一步棋就走得极为冒险。当时,上海中义救国军的一位游击司令被抓,因丁默邨曾在上海明光中学当过校长,而郑苹如曾是他的学生,她便以亲戚的名义去找丁默邨求情。实际上,这位司令早已投降,高层也心知肚明。这样做反而不会引起丁默邨的怀疑,而郑苹如香艳柔情、大家闺秀且日本混血的身份,让丁默邨的荷尔蒙瞬间泛滥。
经过多日接触,双方很快坠入爱河。有一次,丁默邨送郑苹如回家,郑苹如暧昧地邀请他一起进屋坐坐。然而,丁默邨刚走进弄堂一步,就感觉不对劲,虽未看到什么,却感受到一股杀气。他随即说道:“今天公务在身,你先回去吧。”随后上车离开,这是第一次暗杀行动失败。当时,那条弄堂里至少埋伏了12名高层派来的杀手。
1939年12月21日,丁默邨约郑苹如一起去一个汉奸家里吃饭。郑苹如立刻将这一消息通知了上级,他们又进行了一次绝密安排。这顿饭局从中午一直持续到下午傍晚6点多才回到上海市区。路上,两人聊到了3天后的圣诞节。郑苹如假装撒娇说天气渐冷,想买一件皮草,就提议去静安寺路上的一家白鹅绒西伯利亚皮草行购买。
由于话题是临时提出的,从无锡到上海他们一直在一起,按照丁默邨的特工经验,如果偶然去一个地方,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对方即便发现调兵遣将也来不及。于是他同意了。实际上,这一切都是郑苹如精心策划的,她把伏击地点就选在了西伯利亚皮草行。
进入皮草店后,丁默邨用职业的眼光顺着窗外瞄了几眼,突然发现卖报纸的和卖香烟的人在用眼色交流,还有一个蹬三轮的,虽穿着拖沓但腰板笔直,一看就是职业军人。丁默邨不敢多想,扔下一大把钱给郑苹如说:“你自己买吧,我先走了。”他几乎像离弦之箭一样冲出皮草店。几步跑到车前,还没等准备进攻的特工组织好进攻,抬枪就打,但丁默邨乘坐的是防弹的别克轿车,根本打不穿,而且按照规定,他的车从不熄火。就这样,丁默邨因此逃之夭夭,行动再次失败。
郑苹如和她的行动小组十分沮丧,为了补救刺杀失误,她决定孤身完成刺杀任务。圣诞节前一天,郑苹如怀揣一把勃朗宁手枪,以共度圣诞为名电话约会丁默邨。然而,这一去,她就再也没有回来。
1940年2月,郑苹如被秘密杀害。据事后现场的人回忆,郑苹如看上去分明就是一个学生。临行前,她依然保持着青春靓丽,明知即将香消玉殒,却非常冷静,淡淡地告诉开枪的人:“麻烦你,别打我的脸。”
台湾军情局内部出版的情报典范人物中,收录的女特工只有一人,那就是郑苹如!但我始终不明白的是李安在改编这个故事的时候,怎么就将一个锄奸的爱国女战士刻画成了爱上汉奸的形象,我无法理解,至今也无法理解,或许永远也无法理解!
来源:麻辣涂二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