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水饺,配流水线电影…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04 21:15 3

摘要:可能是我太久没去影院,这一次的观影给了我更多的挫败感...一个多月过去,我们电影院上映的还是这么些鬼电影...

从《极速猎杀4》之后,小梦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走进影院了...

一方面是我有点懒,其次是我真的觉得影院没啥想看的...

但咱毕竟是影视娱乐博主,都劳动节了,还不劳动一下,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了。

目前我看了三部电影《水饺皇后》、《人生开门红》、《猎金游戏》,你猜哪部最好?

居然是我们的及格线战神邱礼涛的新片...

可能是我太久没去影院,这一次的观影给了我更多的挫败感...一个多月过去,我们电影院上映的还是这么些鬼电影...

先说目前卖得最好的一部吧。

水饺皇后

The Dumpling Queen

这片我在“每周观影指南”的时候就没有很看好,虽然所有人都说是马丽的第一部纯正大女主电影,但我们也知道,这片,其实也是刘伟强北上后无数主旋律电影中的一部...

一个坚韧的大女主,靠双手成就人生的劳动故事,确实也很适合在五一劳动节上映。

当然我们对主旋律电影并无偏见,相反,这部电影有原型人物加持,我也觉得它更有可能比虚构叙事更打动人心。

但看完这部电影我真的很失望....它如同现在的湾仔码头一样,流水线制作,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动人味道。

整部电影,就透露着,土、流水线、不动脑筋。

面对一个女性的创业,脑子里只能想到苦难叙事,是的,我理解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山东女人带着两个女儿来香港生活有多不容易。

但你好歹把不容易这件事具像一点呢?我真的啥都没看到,我只看到了十分钟一个小冲突,然后马丽开始哭,半小时一个大冲突,马丽开始哭加导演开始剪MV....

所以湾仔码头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创始人很能哭?眼泪跟水龙头一样,说开就开?

电影很大的问题就是家庭叙事掩盖了商业叙事,励志鸡汤掩盖了商业逻辑。

对于湾仔码头的故事来说,核心应该是一个这样身世凄惨的底层女性,如何在1970年代

香港食品工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的背景下,她从一个个体户成为跨国企业老板的。

电影用了太多时间去讲述邻里帮衬,好像只要是邻居和睦,自己努力包饺子,就能成功。用个体化的努力覆盖了原型人物突破政治桎梏、性别偏见等结构性问题的伟大贡献。

简单来说,电影虽然说是《水饺皇后》,但本质上只讲了女主如何从一个没有工作的底层女性成为一个饺子店老板,但并没有讲明白她为什么能成为“水饺皇后”。好像是只要开了饺子店,就能成为臧健和,就成创立湾仔码头。

其次,电影对于女性困境的表达,也非常浮于表面。

好像去批判男的三妻四妾,拒绝帅哥的爱慕就是女性独立的表现。我非常惊讶,这是两位有成名作品的女编剧写出来的内容。

既然是年代剧,其实这个电影的时代和《花样年华》差不多,但这部电影给人的质感只是“怀旧剧”而并非“年代剧”,电影里面只有对应时代的金曲和布景,却没有那个时代的困境。

就像是电影只讲述了有妓女,却没说为什么妓女这件事会在那个时代变成一个常规的职业。难道不是因为女性没有机会取得正常的工作吗?

那臧健和成为女老板后,遇到的歧视,以及后面真实遇到的融资难问题,在这部电影里面都荡然无存。

对于刘伟强这样一个香港男导演,我们不求他在女性问题上有多么先进的表达,但面对香港的时代问题,他处理的这么粗糙和不动脑筋,就确实不应该了。

所谓的《水饺皇后》只是讲了一个“妈妈的味道”,却没有讲述这个女王如何一步步走上王位。无疑是非常失败的。

而且我说实话,这片子里面的女主当老板后,真的有点子董明珠那个味儿。而且我请问呢,工伤的赔偿怎么不是员工应得的了?也不知道各位创作者是怎么想的,有点常识好吗各位导演编剧制片人。

电影给个5.5吧,真的看的很累,我以为我能看到传奇女企业家的发家史。结果就看到了一个套路的饺子店老板发家史.....

我觉得刘伟强拍这种文戏电影真的行不通,反正黑社会和古惑仔在这部剧里面都集齐了,不如让马丽提刀成洪兴十三妹,直接砍人多爽。

好好地传记片拍不明白,一会儿想要爽片,一会儿想拍MV...

不如直接当飞纸仔咯,说不定还能成为去年的《九龙城寨》呢。

PS...求求别带小孩看这种片子了,我那场一个妈带了三个娃,在电影院翻来翻去....小朋友是真的看不下去,我本来就看不下去,他们搞的我更烦了。

来源:雅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