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对风格做出定义的《水饺皇后》,找不到港片和内地电影的影子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04 18:10 4

摘要:电影的开头阶段,当黄德斌扮演的汉州在车站迎接女主时,观众就已经略显惊讶,毕竟在黄德斌的演员生涯中,他是从未出演过内地电影的,尽管其本人在本片中仅是客串出场。

从2017年《建军大业》开始,刘伟强就开启了自己的内地之旅,这位昔日主导港片的导演开创了自己的另一番事业——拍摄以内地故事或历史为主的内地电影。

8年之后,尽管刘伟强用《水饺皇后》再一次向内地影坛发起挑战。但相比较此前的作品,这部《水饺皇后》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刘伟强似乎又回到了港片导演的序列里。

因为本片的故事脉络虽然在讲述一个山东人闯荡香港的故事,但在演员阵容的包裹下,你已经找不到太多的内地元素。

电影的开头阶段,当黄德斌扮演的汉州在车站迎接女主时,观众就已经略显惊讶,毕竟在黄德斌的演员生涯中,他是从未出演过内地电影的,尽管其本人在本片中仅是客串出场。

在电影开篇的字幕中,惠英红虽然被标注为特别出演,但她扮演的红姐倒更像是本片的女二号,她的戏份从头贯彻到结尾。除了短暂露脸的冯文娟,几个月前在春晚中一度爆火的薛凯琪、因病痛已苍老瘦弱不堪的张达明、王祖蓝、姜大卫、太保、卢惠光......这些不断出场的港星也让观众找到了上世纪90年代诸多港片的影子——戏份虽然不多,但众人踊跃参与。刘伟强早年的《古惑仔》系列是如此,《水饺皇后》也是如此。

或许是为了冲击内地票房,本片也是尽可能的加入了一部分内地演员,可在生硬的填充下,他们的存在感反而不如片中有着特殊角色定位的港星们。

例如冯文娟,匆匆出场又匆匆下场,电影的最后也未交代结局。潘斌龙饰演的小贩,直接被身旁饰演糖水伯的袁富华秒杀,女主臧姑娘的内地老家拍了四场戏,但后三场实属鸡肋,尤其是最后一场臧姑娘母亲的去世。

电影全片讲述的是女主带着两个女儿如何在香港艰难的生存与创业,内地亲人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提供任何帮助,戏份与表演近乎是硬凑。即便是朱亚文饰演的督察,他的戏份也是可有可无。

比拼多年来的帮助,他的助攻显然比不上红姐与糖水伯,甚至都未必比得上臧姑娘所遇到的邻里街坊。谈论情感,一个风华正茂的督察为何能看上带着两个拖油瓶的小商贩?难道是同为山东人身在异乡所产生的情愫?他们的感情线着实牵强。

且不说臧姑娘从始到终的变相拒绝,观众从开始阶段就已知晓了这条感情线最后的结局。

笔者在院线观影时,当糖水伯提到“湾仔码头”四个字时,现场已经笑声一片,显然观众也提前知晓了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一部广告片。不过影片剧本是基于真人真事,了解一个历史人物的创业历史也未尝不可。但是本片需从1977年讲述至上世纪90年代末,在横跨20年以上的背景下,电影剧情也不免成为了一篇流水账。

参照历史背景,这一时期前往香港发展的山东人不在少数,尤其是香港警察。这也让女主在当地推广山东水饺有了充足的市场。在臧姑娘创业的过程中,记者在关键时刻的报道也为这一品牌提供了足够的热度。可在影片中,这些促成女主崛起的细节只是一笔带过。甚至在当地经常可遇山东人的背景下,这个关键要素也被朱亚文饰演的男主的出现而简单略过。

编剧似乎很想展现这一时期诸多底层人的故事,在臧姑娘邻里街坊的戏份中,剧本也安排了不同的身份的角色与不同的故事。可在电影篇幅有限的情况下,这些在故事前半段原本有着充足铺垫的角色,却在电影的最后全部消失。

王祖蓝饰演的落魄富家子弟的妻子坠楼,他和两个孩子再也没有出现。裁缝、算命先生、薛凯琪饰演的露丝......除了结尾偶遇又被女主照顾至最后的糖水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通通消失不见。

由于电影要冲击内地市场,女主男主的对白自然不能沿用粤语。可一口东北话的马丽与说不出山东话的朱亚文,二人一起大谈山东老乡的情感,这样的搭配也着实感到别扭。这还不算双方的孩子们时而英语的而粤语,连女主的孩子在短时间内都能掌握粤语,女主却仍然存在“水饺”与“睡觉”发音不清的诡异逻辑中,这样的设定也着实无法让人理解。

或许是想让内地观众找到一番怀旧感,刘伟强在片中也邀请了诸多老牌港星加盟,只是有些人的戏份同样鸡肋。

例如洪兴铜锣湾的B哥,直接以真名“志雄哥”的身份来到本片中,但他的戏份实在可有可无。放弃勒索女主的原因,居然是女主的个性像他母亲。这样的故事情节似乎又让观众找到了当年《古惑仔》的感觉——电影的剧本边拍边写,凑足篇幅就行,全然不考虑是否合理。

说《水饺皇后》是港片,但本片似乎又想脱离传统港片的影子。可说它是一部内地电影,电影从头欣赏至尾,观众似乎也找不到太多的内地元素。这或许是刘伟强职业生涯中,最无法定义风格的作品。

来源:辽宁资深球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