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4岁的演员兼导演于荣光因自编自导自演的网络电影《狙击手:逆战》口碑崩盘,引发广泛争议,甚至被质疑“晚节不保”。以下是事件的核心内容整合分析:
根据多方媒体报道,64岁的演员兼导演于荣光因自编自导自演的网络电影《狙击手:逆战》口碑崩盘,引发广泛争议,甚至被质疑“晚节不保”。以下是事件的核心内容整合分析:
一、电影质量遭诟病,差评如潮
1. 剧情逻辑混乱,主角光环过强
影片被批为“无逻辑爽片”,主角高瞻(于荣光饰)身患脑瘤却执行高危任务,从高楼坠落竟毫发无损,甚至能以一敌四突围,剧情漏洞百出。观众吐槽其“用脚写剧本”,煽情桥段生硬,狙击主题名不副实,实际狙击戏份极少。
2. 模仿《战狼》却弄巧成拙
影片试图复制《战狼》的个人英雄主义风格,但主线故事缺乏新意,营救科学家、人质等情节与《战狼2》高度雷同,被指“不伦不类”。特效粗糙,军事细节漏洞频出,如子弹轨迹混乱、反派角色“粉色头发女”战斗力离奇等,进一步削弱代入感。
二、于荣光的职业选择争议
1. 多次“碰瓷”吴京,消耗观众情怀
近年来,于荣光多次尝试蹭吴京的热度,如《末日救援》《重启地球》等影片被指模仿《流浪地球》设定,但均因质量低劣未获认可。此次《狙击手:逆战》更被质疑借《战狼》营销,却未能触及原作精髓,反而败坏路人缘。
2. 转型导演屡屡翻车
于荣光自2018年起涉足导演领域,但作品口碑持续下滑。例如,《斗破苍穹》因魔改原著遭书粉抵制;2021版《天龙八部》因雷人造型(如段誉戴耳钉)和剧情“尿裤子”桥段,豆瓣评分仅3.4分。此次自导自演的新片再次暴露其导演能力的短板。
三、观众与行业反思
1. 老戏骨的“羽毛”危机
观众认为于荣光作为资深演员,本应珍惜口碑,却频繁接拍低质网络电影,消耗自身积累的观众信任。其近年角色固化于“军官”“指挥官”等硬汉形象,缺乏突破,被批“啃老本”。
2. 市场对“快餐式作品”的抵制
影片上映后,豆瓣清一色差评,网友直言“倒退20年也拍不出这种烂片”。观众审美提升背景下,仅靠动作戏和爆破场面已无法掩盖剧本硬伤,行业需更重视内容质量而非投机取巧。
结论
《狙击手:逆战》的失败不仅是于荣光个人职业生涯的挫折,也折射出影视行业盲目跟风、忽视创作的浮躁现象。观众呼吁从业者“爱惜羽毛”,以诚意作品回应期待,而非透支信誉换取短期利益。
来源:莲乡情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