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战火中的加沙是什么样的?纪录片《将灵魂置于掌心而行》(Put Your Soul on Your Hand and Walk)通过聚焦导演塞皮德·法尔西(Sepideh Farsi)和加沙摄影师法蒂玛·哈苏纳(Fatima Hassouneh)的视频对话,从内
战火中的加沙是什么样的?纪录片《将灵魂置于掌心而行》(Put Your Soul on Your Hand and Walk)通过聚焦导演塞皮德·法尔西(Sepideh Farsi)和加沙摄影师法蒂玛·哈苏纳(Fatima Hassouneh)的视频对话,从内部视角描绘了战争中的生活图景:破坏、死亡无处不在,但生活仍有活力和希望。在影片入选戛纳电影节“独立电影推广协会”(ACID)单元的当天,法尔西和哈苏纳打了视频电话。两人庆贺了影片入选电影节展映单元的好消息,商讨了哈苏纳前往法国出席首映式的可能性。当时,哈苏纳称自己会欣然前往,但一定要在活动结束后重返家乡,“我不想离开加沙”。她最终未能离开——纪录片入选消息公开的24小时后,哈苏纳在加沙的家遭到以色列空袭,她和9名家人全部遇难。“她的遇害为这场悲剧增添了另一层悲伤,但悲剧本身早已存在。”法尔西哀叹。
△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加沙已有超过5万人丧生,其中包括超15000名儿童和8000名妇女。有175名记者因袭击死亡,90余人受伤,另有80多人被捕。
在接受法国《世界报》采访时,法尔西将哈苏纳形容为“一轮太阳”,回忆起她不顾危险每天发送照片、信息和语音笔记,“每天早上醒来,我都会想她是否还活着”。当担忧成真,法尔西直言“无法接受,我以为是误报”。根据以色列军方的说法,发动空袭是因为他们认为哈苏纳所在的房子藏匿有哈马斯军官。“这完全是谎言。”法尔西表示,“我原本想为她发声,展现她的故事,但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甚至感到内疚……也许他们(以色列)针对她是因为纪录片入选戛纳了。我不知道。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真相)。”
△导演塞皮德·法尔西。
法尔西最初会和哈苏纳相识,是因为她想拍摄一部关于加沙战时生活的电影。法尔西出生于伊朗,在20世纪80年代移居法国,曾拍摄过多部关于战争的影片,包括:2021年的实验性纪录片《每场战争都一样》,讲述了一名塞尔维亚穆斯林难民的经历;2019年的剧情片《我明天就要过境》,讲述了一名年轻男子逃离叙利亚战火,穿越土耳其,前往希腊和欧洲的故事。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事件发生时,法尔西正带着她的动画剧情片《海妖》(La Sirène,讲述伊朗-伊拉克战争)参加电影节。“我对最初的袭击和以色列平民的死亡感到震惊。”但随后以色列的报复行动让她感到,“这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过山车”,总有更令人震惊的悲剧不断发生。法尔西意识到,随着事态的发展,“以色列的视角被呈现了,欧洲和西方的视角也展现了,但巴勒斯坦的视角却缺失了”。这让她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法尔西13岁时亲历了伊朗革命,16岁时被监禁,18岁时离开伊朗,她的电影目前在该国被禁,“作为一名伊朗异见者,我深知被他人讲述自己故事的感受”。所以,她想补上来自加沙的“拼图”,她试图通过埃及的拉法口岸进入加沙,但难以成行。机缘巧合之下,她经人牵线联系到了哈苏纳,一个24岁的女摄影师。
△法蒂玛·哈苏纳。
“起初,我的想法是请她从加沙发送照片。”法尔西回忆,在她们第一次视频通话时,一个想法很快浮现:用这些对话片段制作影片,“很快,她就成了我电影的中心”。“我们有一个约定:我不会对她隐瞒任何事情,我告诉她我在哪里——戛纳、蒙特利尔——我给她分享照片。而她与我分享她的恐惧、经历和遭到的限制。我看到了法特姆附近发生的罢工实况,听到了她的尖叫。”法尔西被哈苏纳的活力与勇气深深吸引。她拍摄的加沙既展现了战争的毁灭性,也捕捉到了身处战火中的人们的生命力。她也不避讳记录惨烈的场景。法尔西表示:“有时我会问她,‘拍摄支离破碎的尸体让你感到不适吗?’她回答:‘我认为这些需要被记录下来,所以我拍摄,不去多想。’”
△哈苏纳镜头下的加沙。
除了记录工作,哈苏纳还与儿童打交道,帮助他们克服战争创伤。加沙北部的一所学校已成为流离失所者的避难所,她在那里组织了儿童写作讲习班。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她遇到了未婚夫穆塔兹。法尔西还记得哈苏纳与自己分享甜蜜的恋情,称未婚夫是一个计算机科学家,有着“一颗宽广的心”。两人在2024年底订婚,当时哈苏纳告诉法尔西,自己最终找到了一件米白色的、带蕾丝的裙子作为婚纱,一家人喝了茶、吃了糖果。今年1月,巴以达成临时停火协议时,哈苏纳还与法尔西畅想未来,谈到想去旅行、想去发现世界。“我期待战争结束后的人生,我相信美好的事物将会到来。”“她如此明亮,如此有才华。当你看到这部电影时,你就会明白。”法尔西在接受《Deadline》采访时说,“她是我在加沙的眼睛……充满热情与生命力。我拍摄了她的笑声、泪水、希望与忧郁。”
“响亮的死亡”
哈苏纳毕业于加沙应用科学大学,喜爱诗歌,在巴以冲突爆发之前,她用镜头记录了美好得仿佛另一个世界的加沙:热闹的婚礼、毕业典礼、街头玩耍的孩子、渔民修补渔网、人群围观世界杯的画面等。而在2023年后,她变成了和死亡相伴的战地记者,拍摄下以色列军事行动对当地的影响。在过去的18个月中,她曾公开撰文,痛诉所经历的混乱和创伤,质问西方国家和以色列:“我们不也是人吗?”也曾向《卫报》等媒体分享了加沙日常生活的多个侧面:在以色列军队下达疏散令后,民众的被迫流离失所、袭击造成的破坏、同胞在炸弹下的死亡、临时停火后人们的归家模样,以及废墟中孩子们的笑容。4月15日,在她去世的一天前,她在Instagram上发布了最后一条故事,展示了加沙的日落,并配文:“这是很久以来的第一个日落。”最后一个日出,炮火落下——这也许是她早已准备好的结局,她唯一的要求是,希望能“死得轰轰烈烈”“如果我死了,我想要一个响亮的死亡。我不想出现在突发新闻中,也不想成为死亡数字的一部分”,在此前的一篇帖子中,哈苏纳这样写道。“我希望我的死亡被世界听到,留下永恒的痕迹,以及时间和空间都无法埋葬的不朽影像。”
△《将灵魂置于掌心而行》片段,影片将于5月15日在戛纳展映。
“她的笑容、她的坚韧都是如此神奇:她见证历史,拍摄加沙,在炸弹、悲痛与饥饿中分发食物。她的故事触动我们,每次得知她还活着都让我们欣喜;我们为她担忧……这名年轻女性的生命力堪称奇迹。”ACID在哈苏纳离世后发表声明哀悼,称会在每一家影院放映《将灵魂置于掌心而行》,“我们所有人,无论是电影制作人还是观众,都必须配得上她的光芒”。哈苏纳所在的国际计划组织迅速发声,为她声援:“通过她无畏的叙述和在冲突面前坚定不移的勇气,她让世界得以窥见战争的人类代价,以及加沙的心脏。我们不仅认识到法蒂玛是一个强大的声音,更认识到她是一个充满爱的人——对生活、对艺术都是如此,最重要的是对加沙人民的热爱。她的遗产将永远与我们同在。在冲突中,她展现了非凡的韧性,在每日生存的挣扎中,她始终是青年人的坚定代言人。”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CAIR)呼吁:“美国和国际媒体必须谴责以色列杀害法蒂玛·哈苏纳以及众多其他巴勒斯坦记者的行为。媒体对这一问题的沉默传递出危险信号,即巴勒斯坦记者可能被极右翼以色列政府随意杀害,因为该政府正试图消除那些向世界揭露其在加沙犯下反人类罪行的人。”国际记者联合会(IFJ)谴责针对记者的袭击:“这场屠杀必须停止,冲突地区的记者应被视为平民,并获准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开展工作。全球对加沙局势高度关注,但只有当记者获准进入现场时,我们才能看到真相。”
△2024年9月26日,巴黎举行了一场守夜活动,以纪念在巴以冲突中遇害的记者们。
根据记者无国界组织(CPJ)的数据,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以色列对加沙的袭击已造成至少175名记者死亡。“自加沙战争爆发以来,记者们为报道真相付出了最高代价——他们的生命。在缺乏保护、设备、国际存在、通信以及食物和水的情况下,他们仍在履行职责,向世界揭示真相。”CPJ项目总监卡洛斯·马丁内斯·德拉塞尔纳(Carlos Martinez de la Serna)表示,“每当一名记者被杀害、受伤、逮捕或被迫流亡时,我们都会失去真相的碎片。”哈苏纳的加沙同行们也对她的遭遇表示悲痛。“看看她的照片,读读她的文字——通过她的镜头见证加沙的生活,见证战争中孩子们斗争的真实面貌吧。”加沙记者米克达德·贾米尔(Miqdad Jameel)如此哀悼。巴勒斯坦诗人海达尔·加扎利(Haidar al-Ghazali)则留下了一首诗,那是哈苏纳在遇害前请她写的,畅想一个更美好未来。也许终有一天,战争会终结,加沙的人们会来到这个哈苏纳所希望的未来。“今天的太阳不会带来伤害。花盆里的植物会为一名温柔的访客整理好自己。阳光足够明亮,能帮助母亲们快速晾干衣物,也足够凉爽,让孩子们整天玩耍。今天的太阳不会对任何人严酷。”
内容来源于《周末画报》
撰文—玻梨
编辑—清微
图片—GETTY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来源:iWeekly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