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7日,导演郭帆凭借电影《流浪地球2》获得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荣誉。获奖后,郭帆对刘慈欣、吴京、李雪健等《流浪地球》系列的主创们连说多个“谢谢”。郭帆称,《流浪地球3》回到青岛拍摄,就像回家,青岛东方影都是中国电影生产非常扎实的摇篮。
4月27日,导演郭帆凭借电影《流浪地球2》获得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荣誉。获奖后,郭帆对刘慈欣、吴京、李雪健等《流浪地球》系列的主创们连说多个“谢谢”。郭帆称,《流浪地球3》回到青岛拍摄,就像回家,青岛东方影都是中国电影生产非常扎实的摇篮。
2023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2》,以计划建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的时代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太阳危机”即将来袭,人类面临末日灾难与生命存续的双重挑战故事。该片展现了中国电影出众的工业特效水准,太空电梯、地球发动机等成为亮眼的科幻电影符号,影片融入的对人工智能、数字生命等新兴话题的探讨,更是让电影的内涵更加深邃。作为“独领风骚”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获得本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优秀导演奖。
4月15日,《流浪地球3》在青岛官宣开机,影片目前定档2027年大年初一上映。谈及《流浪地球3》如何讲好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郭帆称,技术不断发展,电影生产和放映在未来都会发生改变,《流浪地球3》也会去尝试一些新表达方式,不光是在荧幕呈现上,也包括尽可能地强化某种体验感。比如,在看电影时,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经历和感受某个角色的一生。
谈到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郭帆认为,从整个科幻电影发展史来看,科幻电影的出现与国家的综合国力息息相关。“如果没有综合国力的提升,观众去看这类影片时其实是没有自信的,正是因为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上升,我们才有了拍摄和观看科幻电影的自信,这是一个基础。”
郭帆说,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幻电影拍摄中所需要的道具、场景等都已可以通过3D打印与模块化方式去实现,科幻电影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还在不断尝试新技术应用,比如虚拟拍摄、AI应用等。从中国电影整体工业化的发展来讲,我们已经迈出非常坚实的一步。“未来,电影产业需要在管理等软件方面进行提升。比如,让我们拍摄现场的工作人员能有更多休息的时间等。如果我们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休息、吃美食、逛美景的时间,那就最终证明我们有了完善的工业化。”
来源:农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