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熹北影节上回忆拍《卧虎藏龙》:全片只有40个特效镜头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7 22:05 3

摘要:2001年,中国香港摄影师鲍德熹凭借李安执导的武侠动作电影《卧虎藏龙》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美籍华人摄影师。4月24日,他出席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镜中繁花:摄影的技艺与未来”电影公开课,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展开一场深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01年,中国香港摄影师鲍德熹凭借李安执导的武侠动作电影《卧虎藏龙》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美籍华人摄影师。4月24日,他出席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镜中繁花:摄影的技艺与未来”电影公开课,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展开一场深度对谈。两人通过对《繁花》《卧虎藏龙》等经典影视作品的解析,带领观众穿越摄影机的取景框,探寻光影魔术背后的创作哲学与技术革新,共话电影摄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73岁的鲍德熹出身电影世家,父亲鲍方是知名导演、演员,姐姐鲍起静也是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得主。鲍德熹10岁时就被父亲带到片场看拍戏,“所以10岁的时候我就知道谁是导演、副导演、摄影、车轨、录音、场记。”

鲍德熹回忆,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后,他参观了一个美国特效公司,那些人很激动地问他《卧虎藏龙》的那些镜头是怎么用特效做出来的,鲍德熹告诉他们:“我们基本都是实拍,所谓的特效就是吊威亚,包括吊威亚的镜头,全片的特效镜头才40个。我跟李安导演研究的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要像观众的眼睛一样好奇,你去哪我就去哪,你飞上去我就追上来,这就是方法。”

谈及那场经典的“竹林”戏,鲍德熹回忆说:“当时竹林周边是泥地,泥地是最难拍的,我们把吊机先放进去,吊威亚要2到3台吊机,我们要看机器位置在哪里,是先进去还是后进去,设定以后把遥控配件吊到50米高度,然后可以调节到20米、30米、40米的高度,进行竹林的俯瞰镜头的拍摄。”

在这些准备工作之外,如何表现李慕白与玉娇龙的追逐戏是重中之重,“导演说一定要有很多竹叶子在他们前面阻挡,舞来弄去的,让他们的脸忽隐忽现,隐藏他们内心的情感。”

《卧虎藏龙》的开篇使用了很多大全景、远景镜头,鲍德熹说,这是李安主动要求的,“李安希望告诉大家什么叫江南,江南就是有山、有湖、有水、有桥,这是一个诗一样的开头。”同时,在设计李慕白和俞秀莲两位主角出场的镜头时,李安和鲍德熹考虑到了周润发是第一次出演古装片,“李安多次跟我强调,我们先不要拍近景,先从全景到中景,然后还是全景进房子,最后看到他跟俞秀莲坐在一起,就是让观众对周润发古装造型的认识有一个渐进过程。”

面对AI时代的到来,鲍德熹呼吁大家回到摄影本身,摒除技术本体论。“我从不迷信设备,我不找最贵的设备,只找适合的设备。对于摄影师的挑战首先不是钱,是脑袋,你要如何去应付这些画面。”他劝诫年轻电影人,不要以为学摄影就是学器材,“首先你要考虑你想讲什么,你的内心告诉你什么样的画面才是好的,而不是器材。因为好的电影不是靠器材拍出来的。”

来源:重庆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