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6日晚,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由江苏企业领衔出品的电影《大风杀》接连斩获“天坛奖”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两项大奖。
4月26日晚,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由江苏企业领衔出品的电影《大风杀》接连斩获“天坛奖”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两项大奖。
此前,这部影片还拿下了本届北影节场刊最高分。
这部将于五一档上映的热门电影,集结了白客、辛柏青、郎月婷等实力派演员,以生猛的叙事风格和大胆的视觉冲击征服本届评委,收获了大量好评。
故事生猛,i人博弈
电影讲述了,西北弃镇“忙崖”被44名悍匪围困,孤胆民警夏然与悍匪头目北山展开生死博弈的故事。
影片通过封闭空间中的“大逃杀”设定,将警匪对抗、匪帮内斗、人性挣扎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叙事网。
导演张琪以“极端困境下的人性爆发”为核心,通过戈壁孤镇的荒凉意象与猝不及防的矛盾冲突,构建出独特的“荒野梦核”美学风格。
《大风杀》的成功离不开演员的颠覆性表演。辛柏青首次挑战反派角色,塑造了兼具优雅与暴戾的悍匪头目北山。他透露,角色的发型、点烟姿势甚至打火机声响都经过精心设计,“每一次动作都是死亡的信号”。
与之对戏的白客则一改往日喜剧形象,以“冷面孤警”形象展现铁血柔情。据悉,两个i人戏外刻意保持距离,直到电影节红毯才“破冰”互加微信,这种对角色的沉浸式投入为影片注入了强烈的戏剧张力。
江苏出品,绽放北影节
这部《大风杀》由无锡加雄影业有限公司等出品。
此次,第十五届北影节“天坛奖”的聚光灯下《大风杀》华丽绽放,突破不仅在于技术层面,更在于其对犯罪类型片的本土化重构。
电影对现实题材的深度挖掘,使影片超越类型片框架,引发观众对生存与道德的思考。亦为国产电影开拓了新的表达维度。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子扬 郑文静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