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岛观澜丨百年影史走到“工业电影造梦”,电影之都闪耀华表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6 21:35 2

摘要:当岁月的指针划过,光影流转之间,中国电影迎来120周年诞辰。作为中国内地电影三大奖项之一的中国电影华表奖也迎来第二十届盛典。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华表奖首次走出北京,选择了素有“电影之都”之称的青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杨雪

当岁月的指针划过,光影流转之间,中国电影迎来120周年诞辰。作为中国内地电影三大奖项之一的中国电影华表奖也迎来第二十届盛典。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华表奖首次走出北京,选择了素有“电影之都”之称的青岛。

从“百年电影基因”到工业电影的“造梦工厂”,这里处处洋溢着“天然摄影棚”的气息,人人怀揣着“电影梦”;在这里,每一帧画面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憧憬,每一部电影都是对“电影梦”的深情诠释。在与电影的“不解之缘”中,青岛为中国电影史留下独特的光影印记。

中国百年电影史 青岛也有一份

4月27日,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东方影都大剧院将迎来一场电影盛会——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入场式和颁奖活动将在这里举行。届时,数百位电影界代表将出席此次颁奖活动,共同见证中国电影的高光时刻。华表奖始评于1957年,1995年正式定名为“中国电影华表奖”。2005年起,华表奖评选周期由一年一届改为两年一届。作为两年一次的电影盛会,这是华表奖首次走出北京,而青岛又凭何获得华表奖的首站落地?

纵观中国电影诞生的百年史,其中也蕴含着青岛电影的百年发展史。1905年,一部《定军山》翻开了中国电影的第一页。而在更早的1899年,青岛亨利王子饭店响起的电影放映声便是青岛与电影“结缘”的开始。在此之后的1907年,位于湖北路的德国水兵俱乐部成为我国最早商业放映电影的场所。

之后的青岛不再只是一座将光影的魅力放映给观众的城市。1935年,由中国电影先驱洪深编剧的电影《劫后桃花》在青岛取景拍摄,“青岛元素”开始走入荧屏当中。此后,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光大量出现在早期电影里。在《恋之风景》中,你可以看到林嘉欣饰演的曼儿从香港而来,在青岛找寻恋恋不忘的风景。她带着观众走过第二海水浴场、走过八大关,感受青岛海滨风光的魅力。在《海洋天堂》中,你也可以跟着主人公大福畅游他最心爱的海洋馆,开启极地海洋世界的奇幻旅程。

走过中山路97号,挂有“中国电影院”牌子的建筑总会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这座始建于1930年的老影院也是青岛电影发展史的重要见证。从1931年初开业时放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时的盛况,到2025年人们来到电影院三刷、四刷《哪吒2》的场景,电影基因已深深刻入这座城市当中。

中国电影工业化

这里是“造梦工厂”

从最初的电影放映地,到早期的电影取景地,再到工业电影“造梦工厂”,2017 年,青岛荣膺联合国 “电影之都” 称号,影视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2019年,《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宏大的宇宙视野、震撼的特效场景,让观众沉浸于人类星际迁徙的伟大征程,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新篇章。《刺杀小说家》用绚丽的视觉奇观,勾勒出现实与小说交织的奇幻世界。在这之后,《独行月球》《万里归途》《流浪地球2》《封神》等纷纷上映,在中国科幻电影快速发展、为观众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这背后助推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的青岛东方影都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封神》开拍前,导演乌尔善曾前往多地考察置景地,最终选择了东方影都。乌尔善说,青岛东方影都的万米影棚是唯一一个可以实现拍摄姬发和骑兵骑马穿越朝歌森林的地方。在东方影都产业园的空地上,钟剑伟介绍着他和他的团队为电影《蛟龙行动》1:1打造的“核潜艇”。在这里,入行40余年的钟剑伟和他的团队实现了“电影造梦”。在他看来,中国电影走向工业化是必然趋势。“大家现场看是不是感觉特别震撼,很少有电影能1:1还原这么大的核潜艇的,这样真实做出来放在水下拍摄是很逼真的。”

在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40 座国际顶级摄影棚拔地而起,32个置景车间,配建有国内一流的数字影音、水下拍摄、动作捕捉等平台,并引入第三代LED虚拟拍摄系统。建设3000平方米的阿里帧享影棚,率先实现“可视化剧本”拍摄实践。

除了拥有先进的拍摄空间,产业园中的各类工作室也为影视特效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MDI、希娜魔夫等都是跟随《流浪地球》项目成长起来的特殊道具团队。走进希娜魔夫位于产业园的工作室,这里有各类造型奇特但又形态逼真的特效道具。希娜魔夫特效工作室负责人王科表示,工作室主营特效化妆、仿生机械制作、仿真动物制作等,目前已为《流浪地球》系列、《独行月球》《刺杀小说家》等剧组提供过服务。而由他们制作的仿生机械狗在近期上映的影片《我会好好的》中亮相,替代影片中的真实“狗狗演员”完成一些必要情节。

在《流浪地球》中,MDI团队负责制作外骨骼服装等数百件特殊道具及服装,此后又参与《独行月球》《金刚川》的制作。到《流浪地球2》,MDI制作的道具数量和难度相比此前成倍增长,仅宇航服数量就是上一部电影的10倍。

从拍摄设备租赁到后期特效制作,从服装道具定制到艺人经纪服务,一条条紧密相连的产业链环环相扣,为工业电影创作搭建起坚实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如今的“东方影都”已成为“领航电影工业、成就中国大片”的“造梦之地”,在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进程当中,“青岛造”已经成为质量和票房的双重保障。

处处是“天然摄影棚”

人人都有“电影梦”

作为同时拥有山海资源的城市,青岛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建筑造型,吸引了大量影视剧前来拍摄取景,可谓是“天然摄影棚”。在青岛,即使你不做攻略随便转转,随处可发现电影同款拍摄地。街角偶遇的蔬菜水果便利店,是《当我飞奔向你》的取景地;路边的青岛市第二中学分校,是《最好的我们》耿耿和余淮所在的振华中学的原型。

《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男主韦一航的家取景于青岛市市南区的福山路30号,老房子诉说着旧情怀,为电影增添了市井温情。太平山索道也是影片中男女主戏份的拍摄地,独特的俯瞰视角为剧情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电影《抓娃娃》则是以青岛的独特建筑老里院为拍摄选址,影片中马成钢一家居住的地方就是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长山路13号的“有余里”。剧组在选择取景地时,工作人员走访了大连、厦门、海口等多个地方,最终发现了藏在青岛长山路的有余里,而也就是这个老院子独有的韵味,最终让电影选定在青岛拍摄。

作为影视产业的新形式,当前,微短剧在小屏、竖屏上正流行。去年4月,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青岛藏马山)正式启动运营,为各类影视作品拍摄提供了100多个场景。导演张瀚文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藏马山,对他而言,这里最吸引他的点就是有大量的实景,让拍摄更有质感和真实感。

在这座处处都是拍摄地的城市,更是人人都拥有“电影梦”。演员师彬第一次来到青岛,就被这座城市四处涌动的影视基因所震撼。

这里有“电影发烧友”宋蕾,从1993年承包影院进行电影放映,到如今开设宋蕾电影文化博物馆,她用万件电影藏品记录着影视发展脉络,老放映机、老电影海报、老票根……每件藏品都承载着宋蕾对电影的热爱,也记录着青岛与电影的“情缘”。

这里有出道50多年、拍了百余部戏的群演刘亚东。凭着对电影的热爱,刘亚东从年轻时就在各大影视剧中“走穴”。在石老人海滩,他作为群演与李连杰合作过电影《中华英雄》。从《父母爱情》中的“渔民”,到《封神》中的“文官”,刘亚东以“平民电影人”的身份见证了青岛电影从取景地到生产地的发展历史,也见证了中国电影走向工业化的进程。

这里还诞生了无数优秀的青岛籍电影人。唐国强、倪萍、黄晓明、黄渤、白百何、夏雨……青岛电影人用精湛的演技和敬业的态度,始终站在时代潮头。

青岛与电影的双向奔赴

华表奖将为岛城带来什么

此次华表奖将京外首站选在青岛,既是对青岛电影发展的肯定,又能为青岛影视的进一步突破带来新契机。

华表奖这一国家级影视盛会落地青岛举办,将为青岛影视产业搭建起国家级的展示平台。透过华表奖这扇“窗”,更多人可以了解到青岛电影的发展历程、发展成就以及优势特长,吸引更多优秀影视资源汇聚于此,进一步促进青岛影视产业的升级和创新,推动影视产业链的完善和优化,提升青岛在全国乃至全球影视产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助力中国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除了对影视产业本身的助推作用,“影视+文旅”的融合创新也将进一步升级。当前,“跟着影视剧去旅行”正在成为人们旅行的新趋势,而配合华表奖所推出的一系列文旅活动,如电影场景打卡、电影节展映、影视主题游线路等将会进一步丰富城市文旅内容,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电影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青岛,感受电影文化的魅力,把“影视流量”变为“文旅增量”,让青岛先进的影视产业同好风光一起为更多人所看到。

“我们也把本次华表奖落地当作助推青岛影视发展的重大机遇。”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芳介绍,西海岸新区从提振产业、提振消费、提振文旅三个方面出发,做好“三篇文章”,通过举办宣传推介活动,加大青岛影视基地各方面的宣传,延长华表奖带来的优势效应,利用好华表奖平台,进一步扩大影视“朋友圈”。

来源:齐鲁晚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