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电影《哪吒2》票房一路飙升,成功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列,我们无不惊叹国漫的崛起。但若将时光倒流80年,这部作品同样让举国沸腾——延安时期诞生的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两者看似相隔半个多世纪,却共享着“时代经典”的DNA:用创新形式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代
最近,电影《哪吒2》票房一路飙升,
成功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列,
我们无不惊叹国漫的崛起。
但若将时光倒流80年,
这部作品同样让举国沸腾——
延安时期诞生的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
两者看似相隔半个多世纪,
却共享着“时代经典”的DNA:
用创新形式讲好中国故事,
成为一代人的文化记忆。
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白毛女》,
主题“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讲述了喜儿被地主黄世仁迫害,
躲进深山,头发变白,
最终在八路军的帮助下翻身得解放的故事。
歌剧里的经典唱段,
如《北风吹》《扎红头绳》等,
更是传遍了大街小巷,
人人都能哼上几句。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
简单质朴的歌词,
唱出一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杨白劳和喜儿过年时温馨又心酸场景,
“人家的姑娘有花戴,
你爹我钱少不能买,
扯上二尺红头绳,
给我喜儿扎起来!”
这温馨的父爱,
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首演时,台下战士泣不成声,
甚至高呼“为喜儿报仇”,
其感染力可见一斑。
仅1946年上海连演30天,
观众超36万人次,
堪称“现象级”文化事件。
它不仅是艺术作品,
更是传播革命理念的“精神火炬”。
《白毛女》的成功,
不仅仅在于其精彩的剧情和动人的音乐,
更在于它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生活和心声。
从延安到全国,
《白毛女》推动解放与土改战争进程,
是人们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精神力量。
真正的经典,
从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
而是能与最广大观众共情的时代强音。
回望《白毛女》,再看《哪吒2》,
每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爆款”,
它们或许形式不同,
但内核始终未变:
用最炽热的情感,
讲最中国的故事。
来源: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