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0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见面会在郎园举行。本届评委分为多个单元,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影人,阵容充满国际化和多样性。现场,各个单元的评委亮相,分享了评选时最看重的因素,并对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进行了展望。
新京报讯(记者周慧晓婉)4月20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见面会在郎园举行。本届评委分为多个单元,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影人,阵容充满国际化和多样性。现场,各个单元的评委亮相,分享了评选时最看重的因素,并对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进行了展望。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见面会现场。 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北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奖委员会主席、中国导演、演员姜文率领华语导演、演员陈冲,英国导演大卫·叶茨,中国演员倪妮,芬兰导演泰穆·尼基,主宾国瑞士导演、演员文森特·佩雷斯和中国香港艺术指导叶锦添六位评委集体亮相见面会,分享了对北影节的感受以及对电影艺术的看法。在姜文看来,拍电影就像是变魔术,此次评委们将本着专业的眼光,一探15部入围主竞赛单元影片的创作手艺成色,“我们这哥儿几个是变魔术的,而且我们经常在后台,知道它怎么变,我们能看出电影背后的东西。”
姜文认为,不要随便评论任何一部电影,暴露出的都是影评人本身的问题,并不能破坏电影的形象。姜文不想倚老卖老分享经验,他真心认为在电影领域必须得有新的力量进来,就算是已经很专业的电影人,也应该不断用新的方法或者新的心情做电影,“其实大家看电影就想看点儿新鲜,你老一样就没意思了。”他对千篇一律的创作很反感,“我觉得电影最可怕的是都特别像,假装说特内行、特别专业,其实都特别像。像不好,如果有年轻人进来的话,他们的作品最好别跟原来的电影像。”
姜文、陈冲出席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见面会。 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陈冲不但是一名演员,也是导演和作家。对于她来说,寻找新的表达是最重要的,而电影作为一门最综合的艺术形式,可以容纳几乎一切其他的艺术如美术、音乐以及人类的美丑爱恨等情感体验,“这是电影工作者的一个特权。”她欣赏的是有突破性的作品,“就像这次大家一起看电影,看到任何一个以前好像没有看到过的,就觉得耳目一新,就会有新的感动。”
倪妮则认为演员的作品能入选北京国际电影节就是基于自己最大的肯定:“我觉得对于任何一个演员来说,参演的作品能够入围像北京国际电影节这么优秀的电影节,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认可和肯定,我肯定是非常开心和荣耀的,就是一种被肯定的感觉。”倪妮说,作为演员,她一直希望能尝试不同类型的电影和角色,“这能让我始终保持对这份职业的新鲜感和热情,不同类型的角色需要你去做很多功课,能让我多听、多观察、多看、多学,我希望我的生活能够鲜活起来。”
谈及担任北影节“ReelFocus 新血影像计划”短片单元评委的感受,檀健次用“不虚此行”来总结。 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短片单元“ReelFocus新血影像计划”终审评委则涵盖导演陈建斌、导演崔睿、演员檀健次等跨界创作者。他们也在见面会上分享了艺术见解。现场,檀健次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谈到初次担任北影节“ReelFocus 新血影像计划”短片单元评委的感受,他用“不虚此行”来总结此次体验:“看到很多优秀作品,学习到很多,许多作品与AI等新兴话题结合”。被问及是否会参与短片,他回答“当然”并表示“好的故事不分长短”,甚至爆料了自己4月19日在现场还报名短片拍摄。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赵琳
来源:上上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