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年一直没出来逛街,拖到现在才去影院看《你好,李焕英》,因为更喜欢偏重剧情的电影,所以会觉得《你好李焕英》剧情方面并不是特别出彩,但是很清楚地把故事讲好了,也蛮厉害了。让我觉得它优秀的地方,是这个故事在讲贾玲和李焕英,但是处处又能让我想起我的故事。母亲一辈子操
过年一直没出来逛街,拖到现在才去影院看《你好,李焕英》,因为更喜欢偏重剧情的电影,所以会觉得《你好李焕英》剧情方面并不是特别出彩,但是很清楚地把故事讲好了,也蛮厉害了。让我觉得它优秀的地方,是这个故事在讲贾玲和李焕英,但是处处又能让我想起我的故事。母亲一辈子操劳终于供我上了大学,刚刚大一就得了癌症还对我极力隐瞒,她吃了那么多苦一天福没享到,放疗化疗期间,她忍受着病痛,却依然没有撑到我毕业。
接到去世消息时在考试的我甚至没有赶上最后一面,这种电影所带来的共情让我觉得电影非常出彩,贾玲哭的真情实感让人动容。总之,非常厉害,可其中又让我觉得有些遗憾,对自己当时没有力挽狂澜去改变些什么的的遗憾,对从来没有让我妈花过一分我挣的钱的遗憾,对就算是现在,我依然是个废物什么都做不了的遗憾。有人说孩子看了这个电影很感动,但却依然不听话,这是因为电影里面的李焕英,给予贾晓玲理解和包容,然后孩子会把家长跟李焕英对比。
然后发现自己妈妈为什么有李焕英那么理解和包容我呢?而你也会对比,将自己的孩子和电影里面为妈妈,付出那么多的小玲对比,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从内心来讲,你就是觉得你的孩子,应该为你或者说你的家庭付出,而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的孩子跟你的相处模式不会变。因为他打心眼儿里头就觉得,你不会是李焕英那样,一个温柔的妈妈,你和他都是模式固定的。
而且从这个提问出就可以看出来,你跟他之间就是普通的正常家庭的相处模式,正常的家庭一般就都是孩子和妈妈(爸爸)之间会经常有争论,然后妈妈(爸爸)就会理所应当的将这个孩子判定为不孝顺或叛逆,实际上,绝大多数孩子在受了委屈后(尤其是私立学校的寄宿生),第一反应绝对不是找家长,而是找班主任或自己解决(因为大部分家长在收到消息后会因为不可抗力而责怪自己的孩子)。这就说明,我们家长在孩子的心中没有表现出可依靠性,所以这个问题十分愚蠢。
来源:芥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