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穗生,1924年4月出生于浙江余姚黄家埠韩夏村殷实之家,小学在韩夏村就读,中学时代在上海度过,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曾任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教授、主任医师。从事肝外科与器官移植学术研究60多年,是中国器官移植学的主要开拓者、创始人之一。2019
4月12日上午,纪录片《化死为生:中国器官移植先驱夏穗生》在中国深圳举行开机仪式并于当天下午正式投入拍摄。
夏穗生,1924年4月出生于浙江余姚黄家埠韩夏村殷实之家,小学在韩夏村就读,中学时代在上海度过,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曾任武汉同济医院器官移植教授、主任医师。从事肝外科与器官移植学术研究60多年,是中国器官移植学的主要开拓者、创始人之一。2019年4月16日,夏穗生在武汉辞世,享年95岁。
作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开拓者,夏穗生践行诺言,捐出角膜,为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作出了表率,他去世后所捐献的眼角膜帮助了两位病友复明,用全部的生命诠释了器官移植的意义。
《化死为生:中国器官移植先驱夏穗生》将在余姚、上海、武汉、北京等地拍摄。本片以夏穗生的日记、手稿、文章等资料及对夏穗生的同事、学生、亲友等的采访追寻夏穗生的家世、童年生活、青年求学之路、走上医学道路的足迹和历程。平实地展现夏穗生60多年如一日从事器官移植科学研究所进行的开拓性工作及取得的一系列创造性成果,以大量扎实的史料讲述一位科学家纯粹的科学精神与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致敬他医者的学识、风骨与仁心。同时也通过本片阐述器官移植的伦理和意义,并向每一位器官捐献者和他们的亲属致敬。
本片根据夏穗生的外孙女楼惠子撰写的、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器官移植先驱:夏穗生传》改编,并由她担任本片编剧。楼惠子,深圳市作家协会理事,香港大学中国历史研究硕士。近年来出版了《大宋有温度》《人间四月芳菲尽》《汴梁:月圆之时,相会于此》《中国器官移植先驱:夏穗生传》《废话集》等作品)。
夏穗生的家乡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鲁旭安担任导演。鲁旭安摄制一千余部纪录片、新闻专题、微电影等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政府奖一等奖、优秀作品奖、电视牡丹奖、全国优秀作品奖等20余件(次)。多部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代表作被浙江传媒学院、浙江警察学院等高校作学习培训范例、课堂案例、编入教材。受邀在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10余所院校作专题讲座和业务交流。被四所院校特聘为艺术校长、专家和导师。
本片特邀中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王西麟为音乐指导。王西麟,是功底最扎实、思想最深厚的中国作曲家之一。195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1962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1963年利用中央广播交响乐团的民族音乐资料创作出第三部作品《云南音诗》,时隔15年后于1978年首演,其中的第四乐章《火把节》已成为最脍炙人口的,世界上演奏最多、最受欢迎的中国交响作品之一。(鲁晓旭)
来源:江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