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票房不及预期,冯小刚赵丽颖联手的《向阳花》输在哪里?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9 11:42 4

摘要:谁能料到,曾经在影视圈呼风唤雨的冯小刚,与凭借多部爆款剧集走红的赵丽颖,这次竟在电影《向阳花》上双双“翻车”,沦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从最初的万众期待,到如今的口碑票房双双遇冷,仅仅用了6天,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谁能料到,曾经在影视圈呼风唤雨的冯小刚,与凭借多部爆款剧集走红的赵丽颖,这次竟在电影《向阳花》上双双“翻车”,沦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从最初的万众期待,到如今的口碑票房双双遇冷,仅仅用了6天,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电影《向阳花》讲述了刑满释放的“白狐狸”高月香与姐妹们一同回归社会,挣脱命运束缚、实现重生的故事。从题材上看,它聚焦社会边缘人物的生活与挣扎,本有成为一部深刻现实题材佳作的潜力,然而上映后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先说票房,“票房倒挂”这个词成了《向阳花》的噩梦。清明节当天,影片排片率遥遥领先,可票房却相当惨淡,排片与票房收益严重失衡。这就好比一家餐厅给了某道招牌菜最大的展示空间,食客却寥寥无几,尴尬不言而喻。而同样遭遇票房倒挂的还有张艺兴的《不说话的爱》 ,这两部影片也让观众对流量演员的票房号召力产生了质疑。

再谈口碑,赵丽颖的演技成了众矢之的。有观众评价她的表演过于公式化,演啥都像同一类角色。回顾她近些年的作品,无论是《风吹半夏》里的许半夏,还是《幸福到万家》里的何幸福,以及《向阳花》中的高月香,虽然角色各有经历,但似乎都能找到相似的影子——前期饱受磨难,后期凭借努力逆袭成为“大女主” 。这类角色演多了,赵丽颖仿佛陷入了舒适区,哭戏也好,情绪爆发戏也罢,表演方式都比较雷同,缺乏对角色深层次的挖掘与演绎,难以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与共情。

与此同时,大荧幕对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戏要求极高,而赵丽颖的面相变化也被不少人提及,网络上“眼神里没有光”“没有灵气”的评价屡见不鲜。在大荧幕上,一个细微的表情、一个眼神都能传递千言万语,像梁朝伟在《无间道》里看到黄秋生坠楼时的那个特写镜头,震惊、悲痛、隐忍等复杂情绪通过眼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便不看剧情,观众也能读懂角色心境 。可赵丽颖在《向阳花》中的眼神,更多的是空洞与哀苦,无法将角色内心丰富的情感细腻地表达出来,使得表演流于表面。

而作为导演的冯小刚,同样未能幸免。想当年,冯小刚凭借“冯氏喜剧”风光无限,《甲方乙方》《大腕》等作品让他稳坐“内地贺岁片之父”的宝座,犀利的台词、独特的叙事风格,收获了大批观众的喜爱。可时过境迁,从《唐山大地震》之后,他的影片质量便呈下滑趋势,在电影圈的地位也逐渐被新兴导演取代。

如今,张艺谋有《满江红》等爆款加持,被尊称为“国师” ;陈凯歌手握《长津湖》系列,在主流电影圈依旧占据重要地位。反观冯小刚,不仅作品数量减少,质量也难与往昔相比,在一些电影节上甚至被安排在边缘位置。这次的《向阳花》,本是他试图重回巅峰的一次尝试,可却再次让观众失望。

在清明档上映一部苦情励志片,冯小刚的这一选择本身就饱受争议。清明节假期,观众大多想在繁忙生活中寻求放松,苦情、压抑的题材显然不符合大众此时的观影需求。况且影片剧情又存在硬伤,前期剧情尚可吸引观众目光,后半部分却如同脱缰野马,逻辑混乱,让观众看得一头雾水,严重影响了观影体验。

《向阳花》的失败,给整个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对于演员而言,不能一味地待在舒适区,要勇于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不断提升演技,深入挖掘角色内心世界,才能在大荧幕上站稳脚跟;对于导演来说,要紧跟时代潮流,了解观众喜好的变化,不能固步自封,同时更要注重剧本质量,打磨出逻辑严密、情节精彩的故事。

电影市场风云变幻,曾经的辉煌不代表永远的成功,只有不断创新、突破,才能赢得观众的心。不知道冯小刚和赵丽颖在经历这次挫折后,会做出怎样的改变?大家又对他们未来的作品有何期待呢?

来源:无双山雀Q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