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档15部影片齐上映,预售破6000万能否激活淡季电影市场?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3 22:05 1

摘要:4月3日,张艺兴领衔主演的电影《不说话的爱》率先上映,领跑清明档。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今日上午10时43分,2025年清明档新片预售总票房超6000万元。

4月3日,张艺兴领衔主演的电影《不说话的爱》率先上映,领跑清明档。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今日上午10时43分,2025年清明档新片预售总票房超6000万元。

春节档之后,时隔两个月,电影市场迎来一个新的假期档,虽然只有3天假期,但今年清明档却“塞”下了十余部影片。包括重映的《热烈》在内,足足有15部影片在此档期上映。不过,从影片体量和阵容来看,大多是小成本影片,缺少头部影片支持。

去年清明档,《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哥斯拉大战金刚2》两部外国影片拿下超过七成票房,刷新中国影史清明档票房纪录。今年清明档期集结了犯罪、恐怖、动作、科幻、现实、动画等多种题材,能否冲破3月的淡季表现,给电影市场升温?

十余部影片竞逐清明档

作为“小档期”,清明档向来缺少头部大片支撑,腰部影片往往会聚集在这一档期,今年也不例外。从预售票房表现来看,目前热度较高的影片是《不说话的爱》《我的世界大电影》《向阳·花》。

近年来,人文关怀逐渐成为清明档的一大主题,《不说话的爱》改编自同名催泪短片,聚焦聋人群体,以犯罪为题材,故事内核为亲情,除了题材之外,主演张艺兴的粉丝支持也是这部影片的优势之一。《向阳·花》影片主打犯罪悬疑,重点在于展现女性逆境重生的力量,导演冯小刚、主演赵丽颖使得该片阵容在档期竞争中的优势凸显。《我的世界大电影》由美国传奇影业和华纳兄弟联合出品,是根据全球畅销电子游戏《我的世界》创作的真人电影,从预告来看还原度较高。

除了这三部影片之外,今年清明档还有日本IP高达系列的《机动战士高达:跨时之战》、梁朝伟和段奕宏主演的犯罪动作片《猎狐·行动》、由黄渤和王一博主演的《热烈》重映、屡屡刷新香港票房纪录的《破·地狱》(感恩特别版)等影片。

从过去十年的清明档表现来看,2014年至2021年,档期内票房逐渐从3亿元上涨至超8亿元。经历了2022年和2023年的低谷后,2024年春节档以8.42亿元的票房成绩,超过2021年的8.22亿元,刷新中国影史清明档票房纪录。

去年清明档的成功主要获益于两部引进片:获得第9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宫崎骏作品《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怪兽片著名IP《哥斯拉大战金刚2》,档期内票房分别为3.91亿元、2.37亿元,加上排名第三的《功夫熊猫4》,三部引进片拿下档期内八成的票房份额。

今年清明档引进片的IP知名度低于去年同期,票房能否刷新纪录,市场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新上映的国产片上。此外,《哪吒2》延长上映至4月30日,在清明档也将贡献一定的票房。

在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看来,《哪吒2》放映时间延长,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缺少多元化题材影片。清明档十余部新片扎堆上映,丰富了档期的题材和内容,虽然目前来看预售成绩表现不太亮眼,但预售并不代表最终成绩,还是有希望出现“黑马”。

四月影市能否迎转机?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目前,《哪吒2》全球票房(含预售及海外)已破155亿元,暂列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名。自1月29日上映以来,《哪吒2》票房不断刷新,随着密钥两度延期至4月30日,票房仍在持续上探。

不过,在《哪吒2》之外,内地电影市场却显得有些冷清。根据第三方平台的数据,今年3月的内地影市票房收入19.25亿元,相比去年3月的27.88亿元,下滑幅度超过30%。

一般来说,三、四月份是电影市场的传统淡季,头部国产影片会避开这一时间段,上映的新片往往是腰部影片和引进片。从往年数据来看,有不少影片在3月获得不错的成绩,两部引进片《惊奇队长》和《绿皮书》在2019年3月分别获得10.2亿元、4.7亿元票房,日本动画电影《铃芽之旅》在2023年3月获得4.3亿元票房。

去年3月,《周处除三害》成为淡季爆款,获得6.3亿元票房,科幻大片《沙丘2》也在当月收获3.3亿元票房。相比之下,今年3月票房前两名均为春节档影片,仅《哪吒2》单票票房就超过11亿元,占比超60%,《唐探1900》在3月的票房为1.7亿元,占比近9%。

虽然3月也有不少新片上映,聚焦女性话题的《还有明天》《初步举证》在社交平台上拥有一定热度,但从票房来看,整个3月,除了《哪吒2》和《唐探1900》,其他影片票房均未过亿。

此次清明档的新片将成为今年4月电影市场的主力军,接下来在4月11日,经典电影《阿甘正传》原班人马新作《此心安处》、二十世纪影业出品的谍战惊悚片《谍网追凶》、高分黑色幽默喜剧电影《荒蛮故事》,以及重映电影《速度与激情7》接棒登场,月底还将上映马丽首部大银幕大女主力作《水饺皇后》。

向凯认为,《哪吒2》延长上映,在3月继续释放影响力,部分影片选择避开竞争,将上映时间延长至4月份。随着天气回暖,叠加市场供给丰富题材、多元内容,也会激发观众的观影需求。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