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纪录片,它是法式浪漫代言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14:25 3

摘要:留白对于小说来讲非常重要,因为有了留白,读者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想要的结局,因为有了留白,小说所承载的内容便会翻倍。而对于电影来说,留白不容易做到,那些能做到留白的电影,大多时候都是由一个开放结局作为结尾的,这已经算是留白了,因为电影没法做到跟小说一样的欲说还休,

留白对于小说来讲非常重要,因为有了留白,读者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想要的结局,因为有了留白,小说所承载的内容便会翻倍。而对于电影来说,留白不容易做到,那些能做到留白的电影,大多时候都是由一个开放结局作为结尾的,这已经算是留白了,因为电影没法做到跟小说一样的欲说还休,影视化的内容都是直接展现的,除了用蒙太奇剪辑手法来寓意一下,更多的时候,留白很困难,然而即便是很困难,也架不住有人能做到,比如说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家乡的消息》。

《家乡的消息》是一部非常规影片,本片的主要核心在于一位母亲写给女儿的信。女儿去了别的地方,母亲止不住对于女儿的思念,于是几乎每周都会写信给女儿。母亲的每一封信代表了对于女儿的思念,与此同时,母亲也还在心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情,而这些小事情的分享并不局限于事情本身,而在于通过这些事情折射出来对于女儿的深深的思念。

女儿在全片中没有说一句话,但是本片的所有镜头都是通过女儿的视角来传达,虽然镜头很单调,全部是匆匆的各种各样的行走中的视角,但是通过这些视角以及女儿无法回答的回信,本片似乎进入到了一种境地,一种可以用留白来讲述内容的境地。

《家乡的消息》是一部实验性质的影片,我们可以从本片的片名中找到一些答案,比如说家乡的消息代表着什么?是不是代表着一种对于故乡的思念。还是说用故乡的思念作为表象,深层次阐述了离开家乡的游子们现实中的生活状况。可能后者更加确切吧。

本片的创作者是自编自导自演。电影从一封信开始,又从一封信结束,全片的信件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于女儿非常期盼的父母止不住内心中的思念。父母与儿女之间的亲情的爱,全世界是共通的,这种共通在国内表现在儿行千里母担忧,在本片中,这个主题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女儿全片没有说一句话,但是影片带给观众的所有镜头就已经将女儿的内心描绘的七七八八。为什么说哦留白很重要,本片就是一种如同文字一样的影像的集合。女儿之所以没有说话,就是为了让观众们从母亲的所有信件中找到母亲情绪的起伏,母亲心情的往复。而这个时候,无论女儿说什么话,都没有办法 来回应自己的母亲。因为每一个观众对于母亲的印象都是不一样的,这是本片带给大家的一种新的认知。

创作者需要考虑的是观众们看到的内容之后,是不是有所感触。而每一个观众的感触的点并不是很多,如果将这些感触总结归纳后,我们很容以归类,但任何一种归类都无法取悦于所有人,索性,创作者打破了归类这个事情,而不去做任何的归类,甚至于连原有的回答都抹去了。

我们无法在现实中找到任何一个标准答案来回答母亲的提问,反过来也是如此,所以,创作者选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角度,那就是留白。这个时候的留白迎合了所有人对于母亲提问的回答,因为没有回答,所以所有的回答都是正确的,因为没有答案,所以任何回答都是答案。这就很好的跟观众之间产生了某种关联。在观看完了这部影片后,所有人都是女儿,所有人都会找到一个视角来回答自己的母亲,这就够了。

这是本片的聪明之处,在技术上的剖析过后,我们还是可以看看本片的内核的,本片讨论的话题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每一个人也都会面对。尤其是社会化流动非常活跃的今天,故乡对于我们来说是什么?是家乡的父母,还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任何一个故乡对于人们来说形式上不尽相同,但实质上却出奇的一致。当代的观众们大多都会体会到去他乡的滋味。当然,如果故乡可以容纳一个人的梦想,那么谁会愿意背井离乡。

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掌控,但我们能掌控的,或者说能感觉到的,本片的镜头都已经给出了回答。女儿的生活跟当代的普通异乡人的生活没什么两样,在工作与住处之间无尽的徘徊,在离开与回来之间不断地犹豫。本片即便是结束,母亲依旧是在不断的表达着对于女儿的思念,但是女儿却无法很快的回应母亲这种思念——回家。

这是一个简单的回答,但是却也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回家并不是归途,而是另一次离开的前奏,就如同离开不是离开,而是另一次回来的前奏一样。游离在这两种状态中的女儿跟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区别。大家都期待着,也都失落着。满怀希望却又一次次的失望散场。唯一不变的是故乡的思念,但故乡却并不是一个想回就能回的地方,对女儿来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回去代表着什么,这个留白或许更能发出声响。

……

你好,再见

来源:抽屉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