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泰国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华人数量位居第二,然而《哪吒2》在泰国的票房情况却是出人意料的。
泰国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华人数量位居第二,然而《哪吒2》在泰国的票房情况却是出人意料的。
3月24日的时候,《哪吒2》在全球范围内的票房达到了153.10亿,在全球电影史上排名第5位,与排名第4的票房仅相差11亿。
但你知道吗?
哪吒2于海外的热度并不高。
尤其是泰国市场,太出人意料了,从票房数据的对比来看,惨淡得令人心寒,简直使人不禁怀疑人生。
国家华人数票房马来西亚700万5400万泰国1000万543万(需要注意的是:电影于同一天公映)
以前众人都认为,泰国的华人数量众多,并且其与中国距离很近,关系也很亲近,这票房怎么着也得小小地火爆一下吧?
然而现实却毫不留情地给了沉重一击,影片上映半个月后,其票房仅仅只有543万人民币。
与马来西亚相比,在同一天上映的情况下,其票房都突破了5400万,这一差距确实有些大。
最为重要的是,哪吒2在泰国上映的时候,是泰语版本的。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哪吒2》于泰国为何遭遇爆冷的情况呢?
首先来讲最为直接的方面——翻译。
在第一部《哪吒》当中,有一句台词最为热血,那便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此句一出,瞬间点燃全场!
可是你猜泰语版怎么翻:“我不想再听老天的话啦~”
听起来就如同小孩子在赌气一般,那满腔的热血一下子就消散了。
再举个例子,在《哪吒2》中有这样一段:“天雷滚滚,我好害怕”。最终直接被删减掉了,原因是——无法翻译。
整部影片中的经典笑点、打油诗,都被改成了“直白的翻译”。
和我们小时候看译制片时那种“托尔斯泰先生,快来用餐”的感觉颇为相似。
你讲讲,这些观众为何会带有情绪呢?
尤其到了最后,哪吒与他妈妈之间那段令人落泪的对话,在中国的电影院里引得众人哭声一片,可泰国的观众却满脸茫然,现场安静得如同考场一般。
并非是他们缺乏情感,而是翻译缺失灵魂,完全烘托不起气氛。
不少人都觉得,泰国与中国距离较近,而且华人数量众多,在文化方面应该没太大差异吧?实际上并非如此。
泰国华人的数量将近1000万,占全国人口的14%左右,不过,绝大多数泰国华人已经完全被“泰国化”了。
什么叫“泰国化”?
简单来讲,或许其祖上为中国人,然而自爷爷奶奶那一代起,就逐渐不再讲汉语,也不阅读中文书籍了,文化习俗也彻底融入到泰国社会之中了。
这所有的情况,都与泰国早年施行的政策存在关联。
泰国曾推行过“改姓政策”以促进民族融合,在这一政策下,所有华人都必须改为泰国姓氏。
你家姓黎的,改成黎家恩,姓威的变成威拉萨,搞得你都弄不清祖宗是谁了。
此外,在中文教育方面有着严苛的限制,中文学校被取缔,华人到了第三代之后,全然没有学习中文的机会。
逐渐地,许多在泰国的华人对“华人”这一身份的认同感变得淡薄了,他们更倾向于称自己为“泰国人”。
马来西亚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马来西亚的华人,尽管国籍为马来西亚,却有着完备的华文教育体系,众多华校遍布各处,华人从幼年到成年都学习中文,观看华语影片毫无阻碍。
于是,像《哪吒2》这样饱含中国元素的影片,一经上映:
马来西亚华人的情感一下子就被拉到了极致,观众们的共鸣极为强烈,票房不断攀升。
然而,泰国的华人却毫无感触。
客观的说,不是!
哪吒的全球票房达到了153.09亿,在中国斩获150.40亿票房,海外则收获2.69亿票房。在中国取得的票房占比为98.24%,而海外票房占比仅为1.7%。
实际上,除了泰国之外,《哪吒2》在海外的成绩也不太理想,而匆忙上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全球票房排名第二的北美市场,居然连英语配音版本都未制作,而字幕做得特别长,要晓得,外国人向来不喜欢看字幕的。
日本市场更奇怪。
4月4日即将于日本上映,不过上映的会是英文字幕版本,日语字幕版本得等到之后才会上映,更别提日语配音版本了。
然而,美国的大片可是在全球范围内同步上映的,并且配音和字幕的安排也做得妥妥当当,这才称得上是“出海战略”。
我们的《哪吒2》就像是肆意而为,随随便便地推出,结果被市场好好地教训了一番。
结尾然而,中国电影若要如美国大片那般被全世界所接受,依旧是困难重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不容置疑的是,《哪吒2》给中国电影的海外输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经验。
来源:city电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