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这本来是一本连台戏,说宋真宗时,成都有女子刘娥父母双亡,在外公外婆家过着穷日子。年龄稍长,嫁给附近的银奖,婚后两个人到东京汴梁讨生活。银匠因为家贫,刘娥被卖给了一名京师官员。偶遇宋真宗后,对刘娥一见钟情,封为德妃。
今天又看到一个解读莫言《颁奖词》的文件,涉及多位权威人物的解读,共同点是维护“魔幻现实主义”。
给人的感觉是一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
莫言不过是丑陋的狸猫。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这本来是一本连台戏,说宋真宗时,成都有女子刘娥父母双亡,在外公外婆家过着穷日子。年龄稍长,嫁给附近的银奖,婚后两个人到东京汴梁讨生活。银匠因为家贫,刘娥被卖给了一名京师官员。偶遇宋真宗后,对刘娥一见钟情,封为德妃。
这样一位奇情女性,后来执掌朝纲,几乎到了女帝的程度。
在戏曲、小说中,也开启了几种模式,忠奸对立、包公戏、好官员加侠义、调包计……等。
魔幻现实主义和狸猫换太子有什么共同之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说的都是政治,用乱伦掩盖政治言说。
政治微妙、复杂,而且容易擦枪走火,这也是“魔幻”特征之一。
司马战士偷税又引出擦枪走火,基本情况是王小东代人发声。司马战士把责任推到MCN公司方面,MCN不接受,说他取走了钱无法代缴税金。
王小东过后,不知是立场变化还是压力太大,反复删视频,被称作擦枪走火。
如果称作引火烧身更准确,擦枪走火则包含自己给自己一枪的意思,不正是司马战士与MCN公司之争吗?
我们的政治问题,不涉及具体信息的话,可以分为内外之争(中美之争、京外之争),左右之争、前后之争(历史与使命),很多问题是字少问题大,字多问题少。
因而写小说魔幻成了一个窍门,但是中国的魔幻恶心死了,甚至有教授陈思和要学日本恶魔现实主义。
用魔幻现实主义谈政治,并不是太好的事情,没必要死保一个思想而丢掉一片天空。
“魔幻”政治不分私有和国有。经济上有个基本经济制度,到了艺术生产,被人盯得死死的,却弄出私有制的居间人。
不分爱国还是爱理。道理一箩筐,归根到底还是要说爱国,无法直接说理。魔幻固然魔幻,标签丢失了。
团体和共同体。谁有名批谁,好像是默契。批莫言但是不批魔幻现实主义,难道说跟驴和猪有一腿?新语团体可以出新,但却遭遇学术共同体,自己人擦枪走火。
已经说过多次了,“魔幻现实主义”是翻译错误,不是诺奖委员会给莫言的创作方法概括。但是国内死咬住“魔幻”又不提倡古已有之的神魔小说,纯粹是心里有病。倒是阎连科提出“神实现实主义”有点意思。
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必然是朦胧诗、精英文学,与新大众文化的提法南辕北辙。也就是说,一些穿了老百姓衣服的人,干不是老百姓干的事。
由于莫言获奖十二年后,还在写作,不如写点聊斋、阅微草堂笔记之类。
存在精英脱离群众、精英擦枪走火,何必糟践老百姓呢?
莫不如用“狸猫换太子”的办法,让皇帝的妃子走向民间,故事和人物说的大内,精神却是人民的,即使是朦胧也共情。
反之,尽管在激情燃烧,也不过是大而化之的“神”,有政治没文学。
总之,不管中国对待“魔幻现实主义”的态度如何,它对文学界的意义(与前句不同),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需要开辟新天地,别挨骂了!
来源:刷脸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