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才之道》:当“鬼界”成为职场修罗场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24 18:30 1

摘要:以“鬼也要冲KPI”的荒诞设定, 《诡才之道》将惊悚、幽默与职场隐喻熔于一炉,确在开始打造了一个既诡异又对真实有所映射的都市传说世界。然而电影希望在一部作品中去含纳过多的东西,以及过犹不及的煽情,使电影后半段的 收尾明显变得拖沓了起来,算得上是半部好戏。

文/梦里诗书

以“鬼也要冲KPI”的荒诞设定, 《诡才之道》将惊悚、幽默与职场隐喻熔于一炉,确在开始打造了一个既诡异又对真实有所映射的都市传说世界。然而电影希望在一部作品中去含纳过多的东西,以及过犹不及的煽情,使电影后半段的 收尾明显变得拖沓了起来,算得上是半部好戏。

影片的核心创意堪称“脑洞清奇”——在一个人鬼共存的世界中,鬼魂若想避免魂飞魄散,必须完成吓人KPI,甚至要争番位、拼流量、冲业绩。这一设定不仅颠覆了传统惊悚片的叙事逻辑,更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映射了当代职场人的生存困境。例如,年轻鬼“同学”初次吓人时的笨拙与挫败感,与职场新人面对绩效考核的无力感形成强烈共振;而张榕容饰演的过气“吓人天后”凯萨琳,则暗喻了娱乐圈“流量至上”的残酷法则。这种“鬼界即人界”的互文性,让影片在荒诞中具备了现实批判的锐度。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导演的徐汉强也在试图打破类型壁垒,通过“反类型”策略制造观影惊喜:当观众预期恐怖场景时,剧情突转至无厘头喜剧;而在喜剧高潮处, 《诡才之道》 又插入了对家庭压迫、优绩主义等沉重议题的探讨。然而,这种手法在电影最终的表现上实则成为了一把双刃剑,对节奏掌控的不力,使电影从中段开始对情感的表达明显出现了断层,这就例如王净饰演的“同学”因其突兀的煽情处理,与前后喜剧段落形成强烈冲突, 导致情感体验的割裂。削弱了悲剧力量的穿透性。

除了情感表达的诟病,电影的内在表达上也出现了过犹不及的问题,其有着“鬼魂加班冲业绩”直指“过劳死”现象,有着“冥界网红”洁西卡通过诅咒视频走红的情节,讽刺了短视频时代流量至上的畸形价值观,还有着女主角生前因父母压力而自杀的设定:满墙奖状从荣誉象征异化为“鬼头刀”,揭示了东亚家庭教育中“成就绑架”的暴力性。

电影所想表达的这每一个点,其实单拿出来一个,都可以成为电影内核价值的体现,但当这么多的社会问题都被浓缩在了一部电影中,便能明显的感觉到电影无力兼顾的面面俱到,批判最终大多停留在符号化呈现层面。这使影片讲述了职场,却未深入探讨职场内卷的结构性根源,而是将矛盾简化为个体的“努力与否”。当陈柏霖饰演的经纪人Makoto高喊“被看见才能生存”,其本质在我看来仍是成功学鸡汤的变体,这无疑削弱了社会批判的力度。

《诡才之道》的价值,在于其以类型创新为载体,尝试触碰社会议题的勇气。当“鬼界”也成为职场的修罗场,用荒诞和惊悚所融合映射的社会过“卷”问题,是能让人心声共鸣的,但其同时也暴露了类型片在深度与娱乐性之间的两难:从总体来看,影片最终成还是一场不足够成功的实验。

来源:灿轩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