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蛟龙行动》在2025年春节档的表现可以说是“扑街”了,票房只有2.47亿,成了同期六部电影里垫底的那个。要知道,春节档可是电影市场的黄金时段,大家都指望着这时候能大赚一笔,结果《蛟龙行动》却没能抓住机会。更糟的是,豆瓣评分只有6.5分,勉强及格,跟它的前作《
《蛟龙行动》在2025年春节档的表现可以说是“扑街”了,票房只有2.47亿,成了同期六部电影里垫底的那个。要知道,春节档可是电影市场的黄金时段,大家都指望着这时候能大赚一笔,结果《蛟龙行动》却没能抓住机会。更糟的是,豆瓣评分只有6.5分,勉强及格,跟它的前作《红海行动》的8.2分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观众的评价也很直接:剧情老套、节奏拖沓,完全没有前作那种紧张刺激的感觉。说白了,大家对这部续集挺失望的。
票房和口碑双崩,导演和制片人当然坐不住了。博纳影业的总裁于冬直接在路演现场“开炮”,先是怼豆瓣评分不公,又骂那些给差评的观众是“黑粉”,甚至还放狠话说“绝不撤档,硬刚到底”。可问题是,观众根本不买账。很多人觉得,于冬这种反应完全是在甩锅,根本没从电影本身找原因。有网友调侃:“博纳这几年靠主旋律电影赚了不少钱,现在片子拍得不行,还不让人说了?”说白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电影好不好,大家心里都有数。
这几年,主旋律电影确实火得不行,博纳影业更是靠《湄公河行动》《长津湖》这些片子赚得盆满钵满。但问题是,主旋律电影拍得太多了,观众也开始审美疲劳了。《蛟龙行动》就是典型的例子,剧情还是老一套,没什么新意,观众早就看腻了。再加上同期上映的其他电影,比如科幻片、喜剧片,类型多样,观众的选择多了,自然对《蛟龙行动》这种“套路化”的电影不感冒了。说白了,市场在变,观众的口味也在变,光靠“主旋律”这块招牌,已经不够用了。
《蛟龙行动》的失败,说到底还是自己“作”的。票房和口碑双崩,导演和制片人却忙着甩锅,完全没意识到问题出在哪儿。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已经饱和,观众对这类题材的热情也在消退,可博纳影业还是抱着老套路不放,结果就是被市场狠狠打脸。再加上宣发策略的失误,简直是“雪上加霜”。这件事也给电影行业提了个醒:光靠“主旋律”这块金字招牌,已经不够了。要想赢得观众,还得靠扎实的内容和创新的表达。否则,再好的题材,也会被拍成“烂片”。你觉得呢?
来源:正能量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