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说,第一部里,哪吒与身份的偏见对抗;第二部里,哪吒走向更大的世界后发现规则的不公,摆脱束缚后涅槃觉醒,并试图去改变这一切。
这个春节假期
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走进电影院
观看了这部中国影视票房冠军的佳作——
《哪吒之魔童闹海》
五年前,“魔童”哪吒横空出世
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
彻底点燃了观众的热血
如今,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
电影不断反转的剧情
各个性格迥异的角色
也被大家津津乐道
电影中三个家庭的亲情戏份
更是笑中带泪
让不少家长和孩子
沉浸其中感受爱的力量
今天,让我们走进《哪吒之魔童闹海》
一起去感受电影中的
10点教育启迪
👇
01
少年壮志不言愁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
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说,第一部里,哪吒与身份的偏见对抗;第二部里,哪吒走向更大的世界后发现规则的不公,摆脱束缚后涅槃觉醒,并试图去改变这一切。
这句台词, 既是哪吒对不公平规则的“愤怒”,也是他誓要打破这规则的“檄文”,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不甘平凡的“呐喊”。
为什么哪吒会让我们如此热血沸腾?也许是因为,长大后的我们多少向世界做了些妥协,接受了一些也许不公但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规则,也渐渐消磨了改变世界的锐气。但哪吒,用他的叛逆、反抗、不服,再一次点燃了我们心中未曾消亡的少年气。
02
勇气是打破困境的唯一出路
以前我一直在躲、在藏,
直到无路可走,
我才明白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第一部里,哪吒因为“魔丸”的身份,被父母和师父禁锢在家里,被动地等待“天劫”的命运;第二部里,为了不暴露魔丸的身份,哪吒在开始也选择隐藏。可是, 躲藏并不能解决一切,“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唯有直面自己,直面世界,才有出路。
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曾有过逃避的时刻,可一味退缩无法解决问题。就像鲁迅所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当退无可退,唯有鼓起勇气直面世界,才能在困境中破茧而出,寻得生机。
03
家长以身作则
是最好的榜样力量
这些年我天天都用功,
从没偷过懒哦。
哥就是我的榜样!
很多人说,申公豹这个第一部里偏“反派”的角色,却在第二部贡献了最多的泪点,当弟弟申小豹眨巴着大眼睛对他说“哥就是我的榜样”时,他眼中的躲闪让人酸楚;当他把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几颗仙丹留给家人时,我们看到了他柔软的一面…… 他勤勉、上进、爱家人,网友说他是“家乡的小骄傲”,是“很多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普通人的写照”。这,是角色带给我们的共情。
在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申公豹对敖丙说的那句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振聋发聩。看完第二部,有网友说, 五年前申公豹的这句话,在五年后我误会申公豹的那一刻形成了完美的闭环。这,是角色带给我们的自省。
申公豹不能说是完全正面的角色,但这个角色很立体很丰满,很难用简单的“好”“坏”来界定。 许多人能在他身上看见一部分自己的影子,也会因他开始反思我们看待世界和他人的方式。
哪吒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善恶,也没有永远的好坏,只有立场的不同。这对孩子们更是一次思想上的启迪,学会换位思考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04
跳出世俗的偏见
拥抱“光明与黑暗”的一体两面
整整140分钟的电影里,剧情经历了多次翻转。最后时刻,陈塘关被屠城的真相终于揭晓。以反派形象出场的申公豹没有叛变,挺身而出一人战三龙,守护住李靖夫妇,让我们看到角色身上的人物弧光。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个重要的课题, 就是接受“光明与黑暗”的一体两面。申公豹是融合了善与恶的复杂角色,电影的主角哪吒与敖丙同样也是如此。魔丸与灵珠本是一体,二者本质并无绝对善恶之分。世间本无绝对的错,也无绝对的正确,就像孩子们既可以偷懒放松、也可以勤奋好学,既可以喜欢那些低俗幼稚的东西,也可以欣赏博物馆里的高级美,既可以注重当下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也可以为未来提前规划…… 人性的多元多样,越能够被允许,孩子们的心智水平就越能发展得成熟。
05
乐观面对挫折
这是一堂人生必修课
太好了,还剩一点点!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电影里,石矶娘娘出场只有不到五分钟,虽然刻画不多,但绝对是最有魅力的角色之一,单纯可爱,积极乐观:她对自己的容貌很自信,但同时也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她不内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她很乐观,被打得七零八落后,第一反应不是“只剩下一点点了”, 而是“太好了,还剩一点点”……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家长要告诉孩子: 输并不可怕,怕输才可怕。石矶娘娘面对哪吒的挑战时没有退缩,积极应战,也在败下阵来时积极乐观地面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不惧困难,乐观向前看!
06
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接纳
是教育的基石
和你度过的每一天,
娘都很开心,
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
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
第一部里, 李靖对哪吒撒谎说他是灵珠转世,夫妇二人各种隐瞒,只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孩子。当哪吒被身边人避之不及的时候,母亲殷夫人挺身而出将他保住,即使公务繁忙,她也会抽时间陪他踢毽子,说“你敞开了玩儿”。
第二部里, 那个因为哪吒的傲娇而没能完成的拥抱,最后以一种无比戳心的方式还了回来。母爱在这一刻如此具象——即使你浑身是刺,妈妈也会不顾一切去拥抱你。
现实中,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特质,也许是调皮好动,也许是专注于某一项兴趣爱好……一些“熊孩子”行为其实也是孩子自己探索世界的方式,需要家长去正确引导。 不管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都应该向孩子传达积极乐观的信念。
07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
为你谋个幸福,
但现在看来,
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
未必全对,
你的路还需你去闯。
第一部的敖丙听从于父命,那句“你的成败,关乎全族命运”是责任,更是巨大的压力,但最后敖丙还是违抗了父亲,选择和哪吒共抗天雷。而在第二部里,是父亲改变了,他认识到只要是敖丙心中认定的事,他迟早会去做,也认识到自己给了敖丙太多压力, 即使有担忧,即使有不舍,但他还是把自由和选择权还给了敖丙。
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也有权将自己的未来紧握手中。 作为父母,更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们的想法,去感受他们的情感。
一个会反思的家长会给你最大的尊重和平等, 爱是保护,更是放手。
08
挣扎与拼搏才是人生的主旋律
既然他们要我们的命,
那我们就用这条命跟他们拼了。
影片中,有一个非常震撼的万妖冲鼎的场面,即使身负枷锁,即使明知会死,妖兽们依然义无反顾、拼尽全力、奋力一搏。生命有压迫,生命就会寻找出路。虽然生而为妖,但没有谁生而低贱,再渺小的个体也有反抗不公命运的权利。
他们不是主角,但他们真的不是主角吗?
导演谈到这一幕时说: “哪怕最后努力是毫无意义的,但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挣扎是不能停的。”
是的,挣扎是不能停的,挣扎着去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这是我们活着的证明。
09
勇往直前,尽管尝试
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过招
“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
“我想试试。”
时间消磨了东海龙王对抗世界的勇气,却没能掐灭少年心中的火焰。少年并不是不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但那又如何,“我想试试”!
真好啊,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世界不是只有依附强者这一条路,总要有人打破枷锁。就像导演说的: “妥协是很容易的,大家都会妥协,大部分聪明的人,碰一碰之后觉得疼,就会缩回来,但像哪吒和敖丙这样的,还是会照自己的方向继续碰下去,有点蠢蠢的,不太聪明,但大家喜欢的就是他们的这种精神,叛逆、执着、本真的少年气。”
勇往直前,尽管去试,人生也应如此。
10
因为我们都太年轻,
不知天高地厚。
电影结尾,哪吒意气风发的模样,正是这句台词最贴切的写照——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我们喜爱哪吒,喜爱的不就是这份不屈天命、无所畏惧的勇气吗?
网友的一段评论也将电影中讲述的关于“成长”的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
成长的空间,不是一条已经规划好的道路,而是那些未曾设限的余地——允许自己奔跑,允许自己偏航,甚至允许自己狠狠地撞上现实的墙壁,然后在痛楚中触摸自己的边界。
你看电影了吗?
印象最深的台词是哪一句?
欢迎留言分享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