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哪吒”不只是票房的爆炸,更是城市“内生力”潮涌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8 16:42 1

摘要:“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成都造”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燃爆了这个春节。片中的句句台词,更是成为这个春节最硬核的宣言。

“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成都造”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燃爆了这个春节。片中的句句台词,更是成为这个春节最硬核的宣言。

谁曾想,12年前,魔童哪吒从成都“下海”,12年后长成中国动画电影的参天巨树——今年春节,由“饺克力”蜕变而来的可可豆动画公司出品的《哪吒2》,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的冠军,目前票房已冲破70亿,打破好莱坞影片垄断,成为“成都造”文化IP走向世界的标志性事件,是“成都造”电影制作实力的体现,让世界看到成都这座西部城市因动画产业链而火爆出圈,令网友直呼“打破国漫天花板”。

哪吒出圈,“成都造”电影出彩,中国影业欣欣向“蓉”。悠长的宽窄巷子,熙熙攘攘的锦里古街、天府三街、玉林东路,龙泉山丹景台,凤求凰特色园……成都的美是层次多样的,在“花重锦官城”的良好趋向中,以特有的“成都分量”,滋养着中国影视向阳而生,又如《熊猫计划》《浴火之路》《小小的我》《舍不得星星》《八角笼中》《学爸》《爱很美味》等等,也包括《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等近年来的高票房“大制作”,其特效就是在成都完成。如今,成都已成为西南“横店”,也正如网络媒体报道“成都‘横店’有多‘横’:楼下王宝强在拍电影,楼上学生们在上课”,也有不断叙述着影视创作者“拿着剧本来,带着作品走”的佳话。

“成都造”彰显行业水准与口碑,是中国影视“叫座又叫好”的“成都实践”。好的电影让市场繁荣带动动画工业链的发展,而工业的成熟又将反哺动画市场,从而形成正向的循环。观众不是不爱看电影,只是需要更多的优秀作品走出荧幕,走进观众内心。“哪吒”登顶路上,“前辈”发来创意“贺电”更是让人感动,这也是好作品间的惺惺相惜。《唐人街探案3》《满江红》《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战狼2》《长津湖》纷纷发布创意海报,祝贺《哪吒2》票房再创新高,喊出了“中国电影一起加油”的心声。《哪吒2》观影的持续爆发,是深厚的成都文化底蕴和城市蓬勃发展的融合,让许多人从中看到了成都发展的“逆天”。

到成都的街头走走看看,拍上一部影片,正在成为一种潮流。成都这座摩登、潇洒、巴适的城市,不仅坐拥300余家影院,1300余家影视企业,链接维塔工作室等顶尖视效团队,还以独特魅力吸引着郭帆、王宝强、黄晓明、姜文、王迅等众多知名演员和导演在此设立个人工作室。正如《哪吒2》技术开发总监黄功所言:“《哪吒2》项目像一个奥运村,吸引了国内最优秀的动画人才。”这些人才汇聚在成都,为影片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而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就有超50个影视剧组曾来到成都取景拍摄,你会发现,在成都拍戏,根本不用专门造景,成都就是影视作品的天然“宝藏取景地”,独有东方审美的韵律感,让人感受这座城市的安逸活力,在“雪山下的公园城市”里、银幕里不期而遇。

事实上,城市与影视,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叙事。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系列活动在成都成功举办,活动期间有120余个影视相关项目签约落地,共计投资额超170亿,其中包括了“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视觉中国音视频业务总部基地项目”等重大项目。这不仅是成都借百花盛开之机展现其深远布局的“成都表达”,更是为成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搭建起宽广的舞台,提供前所未有的合作契机,将极大推动成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安逸、图享乐”,不过是对成都最肤浅的认识。从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的发明,甚至再到成都“哪吒”在成都的火爆。从地域到情感、从空间到精神,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连接——这就是成都建设“三城三都”“影视之都”,走向西部影视产业新高地的缘由所在,为电影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期待在未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多“哪吒”,从这里通江达海。

来源:众议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