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期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一路高涨,连日来,该片在全国掀起的观影热潮还在继续,吸引许多观众纷纷走进电影院,欣赏其带来的精彩剧情和震撼的视觉效果。
春节期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一路高涨,连日来,该片在全国掀起的观影热潮还在继续,吸引许多观众纷纷走进电影院,欣赏其带来的精彩剧情和震撼的视觉效果。
一部具有影响力的剧,首先吸引观众的是触动人心的情节,引发人们深思的却是背后呈现的价值观念。
命运,是一个经常被世人谈及的话题,也是许多人在面对一些特定情境时产生的心理预判。命运这种无形却神秘的力量,仿佛为人生的抉择和走向打上了“先验”的色彩。作为“魔丸”的哪吒,他的命运是生来就不被看好、甚至注定要被“毁灭”的一生。他没有逃避,以坚强的意志对抗“天雷”、以“撕裂”自身的勇气完成肉身的重塑,在为自己赢得生机的同时,还拯救了无数的生命。命运从来无定数,唯有不信命、不认命,努力突破自身局限、挣扎向前,才能涅槃重生、逆天改命。
好的规则能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一些不好的规则却成为许多人发展的缰锁、社会进步的桎梏。在面对规则的不公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是随波逐流、是助纣为虐,还是秉持正义、奋起反抗?在象征仙界正道的玉虚宫,众多修仙的“捕妖队”固守着早已变味的规则,残害无辜生灵;而世人眼中的妖魔——哪吒和敖丙,却拼尽全力,打破“天元鼎”,让许多生命免受灭顶之灾。制度本应承载公正、普惠之义,如若身处不公的环境,不要丧失良知,更不要做不良制度的帮凶,要敢于质疑、敢于反抗不合理的规则制度,或许就会迎来光明。
人们往往会“受困于”世俗的眼光,在别人的评价里寻求认可,希望尽力让更多的人满意。哪吒也会担心自身形象给哥哥们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是他却没有陷入“是魔是仙”的外界争论中,费力扭转大众认知,而是坦然接受自己,全力守护他在乎的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特殊的社会身份,是父母的孩子,是家庭的支柱,是同行人患难与共的朋友,是“村里人的骄傲”,甚至是很多身边人的依靠,这些身份构成一个人活着的全部意义。不在乎别人的“成见”,不被定义,遵循本心,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把关注点放在完善自身和创造价值上面,才能活得出彩、过得幸福。
生活没有既定答案,不断走下去才能找到更多的出路;人生也没有固定模式,只有持续探索才能拥有属于自身的一方天地。这就是哪吒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精神价值。
你看“哪吒”了吗?
来源:克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