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春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
今年春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
当全球目光聚焦中国年,一部以越秀西湖花市为题材的文化纪录片《行花街》将于2月8日21:20登陆广东卫视,首次以影像形式完整呈现“春节(行花街)”这项延续百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该片通过一位扎根广州二十年的法国友人雨果(Hugo Coffart)的独特视角,串联起花农、花商、民俗学者与城市记录者的多元叙事,揭示“行花街”这一岭南年俗背后,广州人代代相传的生活哲学与城市精神密码。
点击视频观看《行花街》预告片
▼
百年花市里的跨文化对话
“他者”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密码
作为有160多年历史的迎春花市,越秀西湖花市不仅是广州人辞旧迎新的仪式场,更是一部用鲜花写就的城市编年史。
《行花街》突破传统非遗纪录片的表达框架,特邀法国友人雨果担任讲述者。这位能说流利汉语、熟稔广府生活的“老广”,以“局内人”的共情与“外来者”的敏锐,带领观众深入花市肌理。
✨在花农的花场里,他记录下花农用体温保护年桔挂果的细节;在采访花商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卖花背后暗含的广府商业伦理。
✨当镜头转向拍摄花市三十载的摄影师李全新时,那些历年花市变迁的影像,恰是改革开放浪潮下广州城市变迁的鲜活注脚。
非遗活化新范式
让世界听懂花开的语言
“行花街不仅是买花,更是买一份‘好意头’。”正如片中民俗学者饶原生老师所言,纪录片通过解码“花语”中的文化符号,将年花升华为理解岭南精神的密钥——金桔寓意“大吉大利”、桃花象征“大展宏图(红桃)”,这些被赋予吉祥寓意的植物,承载着广州人在急速现代化进程中坚守的传统价值,感受“生猛鲜活”的广府生命力。
城市气质启示录
在花街看见中国的另一种可能
《行花街》的深层价值,在于透过年俗表象触摸城市灵魂。当雨果追问“广州人为什么逛花市”,纪录片给出了充满人文温度的答案:跟随镜头,我们看到人们在花市上的笑脸,对未来永远充满着美好期待的祈福……这些片段交织出一幅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城市图景,揭示广州何以在全球化时代始终保有“出新出彩”的底气。
该片在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迎春花市指挥部办公室的指导下,由广东卫视联合广东普星达文化、广州非虚构影像创新发展中心共同打造,拍摄素材跨越三十载花市变迁。
导演莫政熹表示:“我们想呈现的不仅是非遗的展示,更是支撑这项传统生生不息的人文力量——那种务实而不失浪漫、坚守又敢于突破的广府精神。”
🌸🌸🌸
2月8日晚
不妨跟随《行花街》的脚步
在一树花开中读懂一座城
共赴一场穿越百年的芬芳之约
“年味云共赏”有奖征集
来源:广州越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