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饺子,感谢,《哪吒魔童闹海》,让中国电影人再次“清醒”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7 10:53 2

摘要:截至目前,影片内地票房(含预售)已突破62亿人民币,超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北美票房,进入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前二。

这个春节,铺天盖地都是《哪吒魔童闹海》。

截至目前,影片内地票房(含预售)已突破62亿人民币,超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北美票房,进入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前二。

而根据猫眼最新的票房预测,《哪吒2》最终的票房很有可能会突破108亿,不仅仅会成为国产影史票房第一,还会成为观影人次第一,以及首部国产“百亿电影”。

《哪吒2》能拿到这个成绩,我估计在座的各位都没想到,甚至我还认为《哪吒2》自己都没想到。今年春节档开始之前,大家一开始还都以为是神仙打架,没想到最后却成了《哪吒2》的一枝独秀。

试问一句,十年前,又有谁会预料到10年后国产影史第一,会是一部动画片呢!

人生还真就是如此奇妙和不可预料!

此时此刻,我真的想说一句:感谢,饺子导演,感谢,《哪吒2》!

1:观感

《哪吒2》看完的时候,已经很晚,脑袋里既忙碌又空白。忙碌是感觉有很多话要说,空白是一时间竟然提不起要领,感觉要说的东西太多,竟然词穷了。

是的,太好看了,太震撼了。

如果非要我用两个字来形容,我只能用两个字:震撼!

我震撼,是因为《哪吒2》的特效,也是因为《哪吒2》的台词,是因为《哪吒2》的配音,是因为《哪吒2》的故事逻辑,是因为《哪吒2》的精气神。

上一次,我对国漫抱有这么高的评价,还是因为看了《雾山五行》。

而上上次,那才是《哪吒1》。

我不是一个纯正的动画迷,但是我是真的觉得《哪吒2》是一部成人和小孩都可以看的电影,这也是我最为震撼的地方,国产动画,终于正式走向全年龄段了。

x经常看动漫的朋友,对于热血动漫带来的感动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更多的路人观众来说,《哪吒2》则是带领他们真正感受到了热血动漫的爽感。

看《哪吒2》如此受欢迎,我相信很多喜欢动画的朋友会有一种自己终被理解了的感觉。

而在此,我也推荐在座的各位都去看看《哪吒2》,不管你是70后也好,还是80后也好,甚至说是60后,也都无所谓,看完之后,你肯定会回来感谢我的。

2:中国电影人终于再次“清醒”

虽然,春节假期已经过完,但是《哪吒2》的票房冲刺还在继续,不久将会突破70亿,然后是80亿,最后是90亿和100亿。

根据猫眼最新的票房预测,最终《哪吒2》的票房成绩可能会突破108亿,成为国产首部“百亿电影”。

《哪吒2》之所以这么火爆,一方面让观众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质量和能量,同时另一方面,也让中国电影人再次“清醒”,电影院也没有没落,国产电影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市场还有很大,大到可以破纪录。

自《哪吒2》之后,烦请这些电影从业者们,别再抱怨市场不好,市场寒冬了。说这些话之前,先看看自己电影的质量到底如何?是否吸引观众?

别啥都往观众身上推,别啥都往审核方面推。自己不行,咱先别抱怨观众行不?

之前,《流浪地球》推开了中国科幻的大门,给中国电影人好好上了一课。

而这一回,《哪吒2》也推开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大门,推开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门,再次让中国电影人“清醒”!

关注2025年春节档的观众一定发现了,以往在同档期占据重要位置的“宣发”,在今年春节档的作用,感觉弱化了许多。

别说比上张艺谋的《满江红》,就算是比上《热辣滚烫》也都弱化了许多。明明好几部电影在春节档开始之前,都在卖力做宣发,最终的票房成绩却输给了不怎么宣传的《哪吒2》。

而如果大家看前几天的新闻,我估计不少观众都会纳闷,票房早已经垫底的《蛟龙行动》,还在努力的走路演,明明没有几场排片,却还依然像是在走过场的办宣发。

这到底是为啥?

而《封神2》也是如此,以至于口碑崩盘之后,现场还遭到了影迷的当面吐槽。

可以推测的是,这些影片的宣发地推计划应该是早早就排好了的,钱都花出去了,自然要把行程给走完,毕竟也算是有始有终,不然的话,那也就太窝囊了。

而我想要说的是,影片质量过硬无需过度宣发。

不管是线上宣传也好,还是地推也好,通过《哪吒2》的火爆,国内电影人也应该明白,国产观众经过多年的洗礼,早就变聪明了。

这些如《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叙事混乱、人物塑造缺乏深度,实际特效与预告有差距,《蛟龙行动》剧情有 “硬伤”,导致观众口碑差,即使有宣发也难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前期的宣发投入被不佳的口碑抵消。

毫无疑问,现在观众对电影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除了关注宣传外,更看重影片能否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偏好等。单纯依靠宣发来吸引观众变得更加困难。

国产电影想要靠铺天盖地的宣传,才促成高票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与其把大价钱花在宣发上面,还不如好好的提高电影质量,这样观众口碑会自然发酵,根本不用你宣传,观众都会替你宣传,《封神》第一部就是上一个例子,而《哪吒2》则是现在的例子。

以往的国产电影,想要获得高票房,业内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凑人头,谁火请谁来演,谁最有流量,请谁来演,一个不行,就找2个,两个不够,那就多多益善。

而为了达到超强的卡司阵容,甚至把整部电影的绝大多数预算都拿来付演员工资,丝毫不顾及整体的成本把控。

以至于一些小角色,小配角,都是一流演员,可以说是强行凑人头,强行堆积卡司阵容。

这些电影,比的不是电影质量,而是比谁的明星多。

在过去,这些电影通过这种形式,获得过不少票房,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澳门风云》,然而随着国产电影市场的发展,观众观影需求的提高,这种不顾及基本逻辑,强行凑人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比如,今年春节档的《唐探1900》,电影中可谓是群星云集,这种电影,放到以往,那就是绝对的独一档。而放到今年,还不是被《哪吒2》给打败了。

最终,虽然《唐探1900》今年的票房成绩也不错,但是依然不断被《哪吒2》给吸走排片,没有还手之力。到最后,他也败下阵来。

《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影片凭借自身过硬的质量和口碑吸引了大量观众,使得强行凑卡司阵容且质量不佳的电影在排片和票房上都受到了严重挤压!

如今观众越来越理性,对单纯靠流量明星撑场面的电影不再买账,更注重影片的内容质量。

此次,《哪吒2》大火,除了证明电影质量大过一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需要电影人注意,那就是国产动画电影迎来了巨大发展,真人电影这回真的危险了。

这一鲜明对比,不仅反映出当下电影市场的变化,也为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以往,在观众的认知中,国产电影都是真人电影最受喜欢,国产动画电影虽然通有像《大圣归来》,还有《大鱼海棠》,以及《哪吒1》这样的优秀作品,但总体上来说,还是个例居多,没有形成气候。

然而,这一回,《哪吒2》大火,我认为这应该算是动画电影彻底支棱起来了。有了1,有了2,那就会有3和4,同时以后也会有更大的发展。

而众所周知,资本从来都是逐利的,动画电影发展了,那投资便会更有倾向性。而与之对应的,真人电影,说不定就会缩减投资,真人电影这回真的危险了。

在票房表现上,《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其精良的制作和精彩的剧情,吸引了大量观众走进影院。另一部动画电影《熊出没·重启未来》也凭借稳定的受众群体和有趣的科幻设定,在春节档收获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反观真人电影,今年春节档的表现则不尽人意。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尽管前期凭借流量明星和经典IP的号召力,预售票房成绩亮眼,达到3.5亿 ,还曾被喊出票房剑指40亿的口号。但上映后票房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虽然有着前作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基础,本应备受期待,然而粗糙的特效和混乱的剧情让观众大失所望,乌尔善的“封神宇宙”计划也因此蒙上阴影。

而试图复制《红海行动》辉煌的《蛟龙行动》,由于剧本糟糕,动作戏场景昏暗,再加上文戏删减,观影体验不佳,预计最终票房不超3.8亿,票房成绩也是惨淡。

动画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对内容和制作的精益求精。真人电影的失利,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方面,部分影片过度依赖IP和明星效应,忽视了剧本打磨和制作质量提升。

以《封神2》为例,一些真人电影在类型和叙事,以及特效上缺乏创新,陷入同质化困境。《封神2》想要复制前作成功模式,却没有在剧本和拍摄手法上进行突破,导致观众审美疲劳。

6:写在最后

从市场趋势来看,观众对于电影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不再盲目为大制作、大明星买单。

真人电影更应从此次春节档的失利中吸取教训,在创作上摒弃浮躁,加大对剧本创作的投入,提升制作水平,挖掘新颖题材,避免过度依赖流量和IP,真正以优质内容打动观众。

2025年春节档的电影市场,动画电影的崛起和真人电影的困境,为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也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唯有专注内容,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大家看《哪吒2》了吗?

你有什么观感?

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立场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