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登顶!主创团队都经历了什么 导演这样说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7 09:40 2

摘要:要说今年春节档电影,不得不提的就是《哪吒之魔童闹海》。从大年初一上映以来,这部电影的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北京时间昨天(6日)中午,该影片以突破57.76亿元的成绩超过了2021年的电影《长津湖》,成功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

要说今年春节档电影,不得不提的就是《哪吒之魔童闹海》。从大年初一上映以来,这部电影的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北京时间昨天(6日)中午,该影片以突破57.76亿元的成绩超过了2021年的电影《长津湖》,成功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

还记得在2019年的那个夏天,由饺子执导的国漫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惊艳亮相。影片巧妙地以人类最质朴的亲情为纽带,深深触动着观众内心。影片中哪吒这一角色,为当代青年勇敢打破命运枷锁的内心信念发声,收获了许多观众的认同与共鸣。

而今年春节档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是原班人马“五年磨一剑”,有不少人说,这部电影再度刷新了国产动漫的“天花板”。而电影里的洪流大战、“穿心咒”、天宫与龙宫等经典画面更是让很多观众难以忘怀。那么,《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崛起,为行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饺子:我们第一部是怎么出来的得牢牢记住,那就是死磕出来的,得拼出来,观众对有诚意的作品是能够感受到的……

“如果还不够精彩,那不如不要。”谈起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创作,这句话总被导演饺子挂在嘴边。与前作相比,《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制作水准上升级显著。该片角色数量是前作的三倍,仅特效镜头量就超过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全片镜头量,参与制作的团队人数也从1600多人提升到4000多人。饺子说,“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定要宁缺毋滥”。

饺子:观众既然喜欢,而且这么期待第二部,如果我随随便便把第二部就给端上桌了,这不符合我们的追求。一开始分镜师都是懵的,他看我剧本这么写,不知道该怎么样入手。这么大的体量,这些人物冲击在一起会是什么样一种质感,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所研发的特效,一定要做观众没见过的,能够造成强烈视觉冲击的,或者说能够有一种非常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能给观众更多的美感刺激,这样的东西,我们才觉得有做的价值。

电影中,哪吒在天元鼎内完成涅槃,浴火重生。影片执行制片人刘潘称,别小看这样一个元素的制作,其背后也有着非常庞大的工作量。

刘潘:那个鼎差不多直径是三公里,海水破开的宽度比鼎至少还宽两倍多,也就是整个海剖开的范围基本上是六七公里。我们要呈现它,必须把正确的比例关系1:1地还原到三维里,它的细节体量、特效密度等等,这样才能给大家一个宏大的感受。

国产动画电影历经坎坷,辉煌过低谷过。《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等经典动画,是一代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化作品。现今,《哪吒》系列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等优秀作品持续涌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蹚出一条传统文化IP与时代结合的新路。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执行制片人陈喆坦言,在创作影片时,团队也寄望于一些国外制作团队帮助完成一些重点镜头的制作,然而,由于中外团队存在文化差异,在沟通方面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陈喆:就像我们和一个中国的团队来解释,在这个镜头中会出现一个金箍棒,大家都知道金箍棒是什么。但是如果去跟一个国外的团队解释,这个镜头中会有一个金箍棒的特效,就得从头解释金箍棒是什么,可能还要再扯一会儿《西游记》和孙悟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解释我们的背景,以及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不仅如此,饺子表示,由于是中国的项目,外国团队难免会带有傲慢与偏见,原本一心打磨作品的创作心态,也会变为完成任务的“接包心态”。

饺子:也许是一个顶级的工作室,但可能用三流的人员来完成我们的项目,所以我们外包出去了之后,往往好多镜头都不尽如人意,最后还是收回来找国内的团队用心打磨兜底,才最后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以往我们所仰望的那些大山其实也是死磕出来的,慢慢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只不过以前带着这种畏惧感不敢走上这条道路,最后发现自己还是有这种潜力。我们在过程当中也认识到了国外强大和先进的工业流程和技术,我们仍然是在一个学习的阶段,差距肯定是在缩小。

虽然影片时长长达144分钟,比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还长出半个多小时,但观众几乎一致反馈“全程精彩,没有任何拖沓”。导演饺子表示,在“做加法”的同时,团队其实也是在“做减法”,能够留下来的,都有着不得不留下的理由。

饺子:因为我们都是搞创作、搞动画的人,不由自主兴奋起来就开始发挥、开始加戏,但是加了之后就白加了,做好自己的事儿,其他的就交给市场。我们就一心想把最好的留给观众,希望每一个情节、每一个节奏都是非常紧凑的,它都一定要给观众带来要么是心灵上的冲击,要么是喜剧能够让你发笑,要么是动作戏能够让你大饱眼福,要么是大场面的特效……所以每一刻都是我们倾注了所有的心血,让观众能有所触动的,我们才会保留到这部电影当中去。所以虽然它的时长很长,但我希望观众看起来是不吃力的,是很轻松愉悦的。龙王和哪吒打斗那一段分镜其实画得相当辛苦,也相当精彩,但最后我们只能保留剧情最需要的,所以只留下了惊鸿一瞥。

《哪吒之魔童闹海》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中国神话世界,“阴阳”这一概念作为核心架构,赋予了影片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哲学深度。混元珠的能量场设计融合了太极阴阳哲学,这种东方美学的现代表达,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动画语言的本土化创新。在场景设计中,陈塘关建筑群参考了唐宋民居样式,兵器纹样则取自商周青铜器,构建出具有历史厚度的幻想空间。

饺子:真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还是来源于作品本身。现在我做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国内的观众也喜欢,渐渐地我把这东西做得越来越好,我继续精进自己的技艺,我相信总有一天会诞生出一些新的玩意儿、新的内涵、新的灵魂,让全世界都能够来欣赏它。

从剧情故事到动画细节再到大场面渲染,《哪吒之魔童闹海》均被业内认为突出呈现了近年来中国动画制作水准的全面进步。影片中的角色设计、场景构建和特效制作都展现了高水准,其中几场大战场景,被认为堪称国产动画的巅峰之作。饺子笑称,虽然这部影片已经把制作水准提高到了目前自己能够达到的极限,给下部作品“挖了很多坑”,但搞创作,就应该一往无前。

饺子:现在想着《哪吒3》这么多“坑”,有种绝望的感觉。跟团队都一直在说,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自己最后的一部作品去创作,不要留给自己任何突破的可能性,跨过这座高山了之后回望的时候才发现,不过如此嘛,大家的能力又涨了,下一步再去挑战自己新的极限。

电影的市场化运作开创了国漫营销新范式。通过“哪吒仿妆挑战”等社交媒体互动,影片成功突破次元壁,形成现象级传播。

在产业生态构建方面,影片开创了“核心创意+技术中台+协作”的新型制片模式,协作公司通过云端协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培育了国产动画的产业生态链,形成了显著的产业外溢效应。

从技术层面的攻坚克难,到文化维度的推陈出新;从创作流程的重塑再造,到产业生态的精心构建,一场意义深远的国漫革新正在深度改写中国文化产业的基因图谱。当《哪吒之魔童闹海》不断续写票房传奇,中国动画产业已然站在全新的起点之上。导演饺子认为,这部影片的斐然成绩,绝非一时的灵感迸发,而是系统化工业能力长期积淀的必然结晶。

饺子:包括电影院的兴起、数量的增加,这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正好水到渠成,到了今天才有这环境,这种东西我觉得是自然而然的。我们也算是遇上一个好时代,所以才有这样的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去心无旁骛地投入创作,最终还能够得到回报。只要这样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我相信后面会涌现出更多更好的创作者,更多更好的作品,这是一个趋势。

来源:极目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