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队人马:陈思诚、王宝强、徐克、乌尔善、黄勃等一众电影大咖在雄厚资本以及热门IP的加持下 ,可谓是阵容豪华,气势汹汹。
春节电影档堪称“大战”,这可是艺人捞名资本挣钱的黄金段。
今年的“大战”到今天应该基本上结束了,清点战场发现: 一群真人惨败给动画。
一队人马: 陈思诚、王宝强、徐克、乌尔善、黄勃等一众电影大咖在雄厚资本以及热门IP的加持下 ,可谓是阵容豪华,气势汹汹。
另一队: 却是一个电脑里画出来的《哪吒》,直接给真人大咖那队人马就是一顿胖揍。
第一张是中国电影最有话语权的那众大咖的脸,也就是目前站在中国电影顶端的那帮眼熟的艺人。
观众进影院好比去餐厅吃饭:
一家餐厅广告铺天盖地,装修奢华,服务员颜值超高,可端上桌的菜品却味同嚼蜡;
另一家从厨房里端出来的饭菜,却明显让食客感觉到大厨的手艺和小工的卖力以及食材的地道。
奢华餐厅似乎忘了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来餐厅照顾你生意冲菜品来的,你却把功夫下在厨房外,特别是在钱包都捂得越来越紧的当下,食客选择更刁。
所以众大咖的脸被观众的钱包打疼了。
第二张被打疼的脸就是中国电影本身。含在台前蹦跶的明星和导演,后面躲着的资本以及所有端这碗饭的人,对了,还有管行业的官员。
电影,本是人的艺术,艺人表达和观众接受的肯定是人的情绪。
所以,动画电影虽然越来越受欢迎,但电影的主流肯定不是动画,而是离生活更近的现实的真人演的电影。
《哪吒》爆火,是因为在成都有一帮既懂电脑又会画画的人,猫在视觉艺术的厨房里,通过在剧本打磨、画面构建和角色塑造上下足了功夫,向掏钱买票人端岀的餐盘上盛着一众生动的人仙妖和宏大震撼的场景,买票人回去后又在街坊口口相传,生意就越来越好。
今年春节的每部真人电影,不得不说个个顶流且大资本坐台,无奈内容上敷衍了事,剧情漏洞百出、表演浮夸生硬,让人实在难以下咽,他们似乎搞不清楚当下“流量的纸实在包不住自媒体的火”,还紧抱“流量就是王道”的老信条的不松手。
这不,一个从电脑里蹦出来的《哪吒》票房今天80亿,据说超那6~7部真人电影的总和。
所以,打疼了整个中国电影的这张脸,且打的那些平时能说会道的吃电影饭的机灵人个个无话可说。
摸着被打疼的脸,中国电影人该静下来从心里反思而不能装着反思: 自己过去“聚集流量+贩卖情怀”那屡试不爽的套路咋就玩不去了呢?
如果中国电影人摸着疼脸真懂“不再本末倒置,回归内容本身,切不可投机更不能动歪脑筋”这圈外普通人都整明白的理,那就要再给《那吒》记一功。
来源:才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