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预测94亿!尊重群众的作品才配得上伟大的时代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6 07:20 3

摘要:《哪吒2》的票房就如火箭一般蹿上了天,不仅已经突破50亿大关,创造了最快破50亿的纪录,更是将毫无悬念在今天破60亿,必定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哪吒2》的票房就如火箭一般蹿上了天,不仅已经突破50亿大关,创造了最快破50亿的纪录,更是将毫无悬念在今天破60亿,必定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对其最终票房的预测,到了惊人的94亿!看这趋势保守估计也应该能破80亿,创造全球单一市场最高纪录。甚至还有可能走得更远。

但是,在春节档开始之前,任何人都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成绩。

因为,2024年中国电影实在是太惨了。

去年春节档开局就不利,最高票房的《热辣滚烫》只有34亿,为2018年以来最低;全年票房只有425亿,比2023年下降120多亿,甚至还比不过疫情期间的2021年。

于是乎,圈内大佬惊呼中国电影遭遇“寒冬”,并言之凿凿归咎于经济下行,消费降级。

话音未落,《哪吒2》横空出世,跳起来抡圆了扇他们一个大逼兜:

给小爷死一边去!

1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事实的另一面,《哪吒2》独得观众恩宠,春节档的其他5部影片,除了《唐探1900》还能稳住阵脚,预测票房最终能到33亿,其余都已经是溃不成军,市场繁荣的雨露是一点也没沾着。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它们跟2024年的绝大多数电影一样,都是烂片,遭到了观众厌弃。

为什么中国电影圈老是出烂片?

因为导演烂。所谓大导演成名已久,早就失去了当年的创作激情,只想着用自己的名气赚快钱。

因为演员烂。所谓明星脸上净是高科技与狠活,连表情都做不了,更别说什么演技。他们的专业赛道是搞交际,要么去跟导演、投资人厮混,要么去维护饭圈粉头,拼人脉拼资源才是王道。

因为题材烂。讲新故事既费时间又冒风险,不如翻拍经典打情怀牌,或者买外国电影版权来改编,讲究的就是多快好省。

三个烂凑在一堆,就是那帮乐色给观众熬出的一大锅散发着馊味的潲水。

再雇些影评人不要脸地硬吹,说什么“XX导演完成多年心愿的大作”“giegie为了这部戏真的好辛苦,好努力”“一代人的经典,无法忘记的情怀”之类,就想哄着大家趁热灌下肚。

他们这么干,已经太久了。到了2024年,再迟钝的观众也回过味了,实在受够了。

观众学精了,不再上当了,只要听到烂片两个字,都会捂着鼻子躲得远远的。

大佬出面表演愁眉苦脸,演员跳着脚嚎丧“不公平”,观众们则纷纷表示情绪稳定。

就算这场群众自发的“躲烂片行动”,会对某些质量还算不错的影片造成误伤,那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只有让拍烂片的团队名声臭大街,让投资烂片的资本亏大钱,他们才会长记性,中国电影才有可能改变。

对于资本,有的人过于仇视,将其视作万恶之源,这样的态度偏颇了。

确实资本会作恶。娱乐圈长期拉帮结派排斥新人,门阀横行烂片当道,资本对此视而不见,是因为不管怎么胡搞,片子都能卖出去,不影响挣钱。

现在圈里近亲繁殖出来的低能儿,惹得天怒人怨,观众不买账了,资本就着急了。

资本要赚钱,资本不傻。

要知道,拍《流浪地球》的郭帆导演和《哪吒》的饺子导演,也都是在资本的支持下做出的好作品。

资本如水,如果流动起来,覆盖每个角落,转为动能推动机器运转。如果淤积在一处,就会滋生病菌,发黑发臭,成为烂泥潭。

要逼着资本流水不腐,把烂导演、烂演员、烂题材冲洗掉,发掘并推出更多有才华又努力的新人,那就必须继续严厉地惩罚烂片。

2

最近,饺子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作品认没认真,观众一眼就看出来了。”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但如果用来解释中国电影的烂片问题,并不完全合适。

中国有很多文艺工作者并不是不认真,而是在根上的观念出了偏差,越努力越错得离谱。

看去年中国电影人玩了多少抽象就知道了。

前有low烨拿武汉题材去戛纳献媚,被洋大人怒打0分;后有贾科长在上海电影节发表高论:好莱坞电影在中国不卖座,说明我们不行。

以及打着觉醒旗号,宣扬西方白左理念的女性类型片;还有被批唐氏儿画风,却跟观众互怼的激情导演。

他们都犯了同样的病:脱离群众。

因为脱离群众,他们的脚就不愿意站在中国的土地,膝盖跪倒在洋大人的面前,把一知半解的西方文化概念抄过来,对国内观众搞“启蒙”,要大家接受高级审美。

这就是近些年圈内盛行逆向民族主义、虚无主义的根本原因。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中国观众根本不买账,让他们自嗨也嗨不起来,反而要被亏得肉疼的资本骂得狗血淋头。

中国观众真不一样了。

以前是文艺产品不丰富,只要看着像盘大菜,就能引起一阵哄抢。

现在见多识广,就是一眼能看出货色的好坏来。

为什么中国观众不好唬弄?

因为他们之中识字率高达97%,作为社会中坚的70、80后基本都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是世界上受教育程度相当高的一个群体。

更为重要的是,这又是一个受到过无产阶级革命文化长期熏陶的群体,对西方那套以个人为中心发展出来的白左思想、奶头乐观念,具有天然的免疫。

这样的群体,具有强大的精神内核,已经蕴育出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是的,该有这样的信心,判断当今中国的文化已经处在世界领先的地位。

我们并不否认还有落后的一面,但只是文化产业的落后,是技术与表现手法的落后。

然而,先进与落后,分别存在于道与术之上,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

中国文化的光芒,在古代已闪耀千年。近代之后经过革命浪潮的洗礼,早已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文艺工作者想要大发展,大成功,必须要承认中国的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先进性,我们不需要跪拜任何其他文化。

如果想拿外国的东西对中国文化进行夺舍,纯属痴心妄想,人民群众绝对不会接受,只会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教员说:“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

我们要做的是昂首挺胸地引领。

这是起码要有的文化自信。

甚至在技术上,也要有志气达到并超越国外同行。

《哪吒2》在制作过程中,为追求最好的特效,将部分镜头外包给国外一线团队,却发现他们根本达不到要求。

原因无非是对方理解不了中国文化的深度,只能转由国内团队接手。

虽然历经艰辛,但是这样完整的啃下来,对中国电影工业又是一次巨大的提升。

一次又一次突破极限,以前曾经仰望的山峰,就会被甩在身后。

中国电影大有希望。

当那一批老殇殖被逐渐淘汰,这一代朝气蓬勃的新人陆续崛起,当整个行业能深刻反思,真诚地亲近群众,追赶上他们前进的脚步,拿出对得起伟大时代的作品,中国电影又怎能不繁荣?

长者有句话说得好:“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

共勉。

来源:跟陶叔一起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