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打破阶层的冰与火——论普通人重构秩序的可能性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6 02:16 2

摘要:2025年春节档,《哪吒2》以60亿票房掀起了一场关于反抗与觉醒的文化飓风。这部作品以神话为镜,将矛头直指当代社会的双重枷锁——阶层固化与霸权压迫,并通过哪吒与敖丙的反抗之路,为普通人提供了打破困局的启示:唯有颠覆旧秩序的虚伪性、重构价值标准,才能开辟真正属于

2025年春节档,《哪吒2》以60亿票房掀起了一场关于反抗与觉醒的文化飓风。这部作品以神话为镜,将矛头直指当代社会的双重枷锁——阶层固化与霸权压迫,并通过哪吒与敖丙的反抗之路,为普通人提供了打破困局的启示:唯有颠覆旧秩序的虚伪性、重构价值标准,才能开辟真正属于平民的新时代。

影片中的仙界权力中心“玉虚宫”,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隐喻系统。其建筑形似美国五角大楼,炼丹炉上的美元符号直指金融霸权的全球吸血逻辑。仙界以“升仙资格”为诱饵,吸引龙族和凡人精英成为“炼丹耗材”,恰如现实中的“考编热”“留学潮”——表面是公平竞争,实则是资源掠夺的遮羞布。申公豹的悲剧揭示了这一体系的残酷:寒门修士穷尽一生追求“仙界编制”,最终沦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其本质与全球化产业链中第三世界国家的困境如出一辙。

更讽刺的是,仙界通过污名化龙族为“妖”来合理化压迫,正如现实中“低端人口”“失败者”等标签对底层的暴力规训。哪吒质问“仙真的比妖高贵吗?”,直接撕碎了霸权话语的合法性外衣,暴露出权力者定义“正邪”的本质——规则只为维护既得利益者而存在。

《哪吒2》以魔幻笔触勾勒出当代平民的生存矩阵:

1. 身份政治的绞索

哪吒的“魔丸”标签是权力强加的诅咒,正如现实中“寒门”“打工人”的身份规训。敖丙试图通过归顺仙界洗刷龙族污名,却陷入自我否定的困境,映射了北漂沪漂为生存权进行的“精神阉割”。这种标签化的暴力,本质是福柯所言“真理政权”的运作——通过定义身份完成统治合法化。

2. 资源剥夺的莫比乌斯环

玉虚宫以“捉妖令”劫掠龙筋,恰似现实中的学区房壁垒、职场天花板与财富代际传承。影片中虾兵蟹将在流水线上搬运仙丹的画面,正是外卖骑手困于算法、码农996猝死的隐喻。资源垄断形成闭环,普通人被困在“玻璃穹顶”之下。

3. 规训内化的奴性

李靖按下穿心咒按钮的颤抖双手,揭示了最残酷的真相:**压迫最成功的标志,是被压迫者成为压迫的帮凶**。当房奴为高利率辩护、打工人为内卷唱赞歌时,他们已沦为新时代的“李靖”,用自我规训加固牢笼。

影片并未止步于批判,而是通过三重维度指明反抗路径:

1. 存在主义的觉醒:重构自我定义

哪吒怒吼“我命由我不由天”,践行了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哲学。这种反抗与现实中“小镇做题家”撕碎命运剧本、草根网红打破审美霸权的行动共振,证明真正的阶层跨越始于精神祛魅。正如哪吒所言:“小爷是魔,那又如何?”——人不是被定义的客体,而是自我创造的主体。

2. 跨阶层的冰火联盟

哪吒与敖丙的冰火交融,打破了“底层-中产-精英”的割裂叙事。当敖丙意识到龙族永远无法通过归顺获得尊严时,知识精英与体力劳动者的联合便有了现实注脚。近年劳资纠纷中白领与蓝领的相互声援,印证了变革需要打破阶层巴别塔。

3. 代际传承的星火

殷夫人以牺牲助哪吒冲破穿心咒,重构了反抗的时空维度。Z世代用“躺平”解构奋斗叙事、用元宇宙重构身份认同,正是承接父辈未完成的启蒙使命。哪吒的“因为我还年轻,我想试试”,将年轻定义为永不停歇的革新勇气。

《哪吒2》的终极启示在于:打破旧秩序只是开始,建立新规则才是真正的革命。

1. 解构霸权话语

哪吒拒绝“成仙”诱惑,以自身标准定义正义,完成了从反抗者到立法者的蜕变。这映射了中国在5G、新能源等领域突破西方技术霸权的实践,重新定义全球化规则。

2. 本土价值的文化起义

影片将赛博朋克融入龙宫设计,用方言解构仙界权威,与国潮崛起、汉服复兴形成共振。当曹县汉服占领全球市场、云南方言剧引爆网络时,平民正在夺回文化定义权。

3. 去中心化的集体创世

结尾冰火交融的画面,暗示新世界需多元力量共生。Web3.0时代的区块链、自媒体让普通人掌握话语权,旧有的金字塔结构终将崩塌。正如影片中虾兵蟹将的觉醒——每个微小的个体都是推倒高墙的手。

当银幕上的冰火风暴平息,一个震撼的真相浮现:哪吒从来不是神,而是千万普通人的精神图腾。每个在通勤地铁背单词的打工者、在直播间传授非遗手艺的老人、在维权群收集证据的业主,都在演绎现实版的“我命由我”。

玉虚宫的崩塌告诉我们:没有永恒的霸权,只有未完成的革命。正如切·格瓦拉所言:“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在阶层固化的坚冰时代,每个普通人的觉醒,都是新世界的第一块基石。

来源:向科学养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