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就来重点解读,为什么2025年的魔童哪吒没有自刎偿命,没有削肉剔骨,但是他反抗父权的精神力量却比以往都更加强大。《哪吒》里塑造了3种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
三刷《哪吒》,我才明白导演饺子在影片之外想打碎的到底是哪三座大山:
一座是人们心中的成见,一座是与生俱来的命运,另一座是压迫东亚小孩一生的原生家庭。
我就来重点解读,为什么2025年的魔童哪吒没有自刎偿命,没有削肉剔骨,但是他反抗父权的精神力量却比以往都更加强大。《哪吒》里塑造了3种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
第一种是父母温柔但是孩子叛逆的哪吒一家,是父母无条件的爱,让哪吒没有成为作恶多端的魔头。
第二种是东海龙王敖光,在儿子身上寄托了全族逆天改命的希望,凡人是望子成龙,但是敖光是望龙成仙。
第三种是传统的底层鸡娃家长申公豹,儿子考编成功,光耀门楣,但是他为了不连累儿子升职,不惜自断一臂,保全儿子的事业。
这三组人物里面,我认为变化最大的就是敖光这个父亲的角色。长久以来,我们的父母都只会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哪怕是错了也是对的,父母是永远不可能跟孩子道歉的。
但是2025年,龙王敖光却说:“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影片开头的时候,敖光是固执的、傲慢的。
他跟李靖说的是:“区区凡人,几十年的阅历就敢在我面前讲大道理,我都记不清活了几千年了。”那个时候的他其实也是认命的,是顺从天庭的,是甘愿臣服在仙界底层的。
但是在认清了无量仙宫的嘴脸之后,在看到哪吒和敖丙的成长之后,在冲出天元顶之后,他跟儿子敖丙说的是:“曾经父王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一个幸福,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
如果说东亚小孩的一生都在等一句道歉,那敖光这一句“未必全对”就足以解开万千观众的心结。
我认为饺子导演哪吒系列最大胆的改编,不是各种绿卡白宫的隐喻,而正是改变了哪吒反叛精神的来源。
曾经哪吒自刎的名场面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尺度最大的表达,因为他对父权的反抗是那么激烈,那么具象化。
但是在魔童大海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人在更大的父权制话语体系里生存的不得已,但是哪吒的父母没有把这种不得已变成“都怪你”,要知道这三个字曾经应付了多少中国小孩的童年。
只是一味的共情,导演想把曾经哪吒反抗的封建父子伦常关系改变成反抗偏见、命运和权力体系,这一波他的格局在大气层。
也正是这样的改变,让哪吒从一部拍给小孩看的动画片变成老少皆宜,人人共情,缔造了中国电影票房传奇的艺术作品。
当然,这样的改变有两个具体的原因。一是因为他自己的父母就不遗余力的支持他追梦。曾经的饺子轻易从艺,他的父母不仅没有反对,甚至还给他买电脑支持。
父亲去世后,饺子和母亲也仅靠一个月1000多块钱的退休金生活。即使是这种情况下,母亲也没有对饺子的梦想和能力产生怀疑。
所以他在创作中没有这种恨意的投射,只有爱意的表达。说实话,在了解到这些之后,我真感觉饺子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神话传说。
饺子做出这样改变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他在采访中说哪吒的传统IP本身就有强大的生命力。再结合当下这个时代的精神,用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讲一个大家都相信的故事。
当下这个时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也是世界格局大洗牌的时代。此时的魔童哪吒要对抗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人,不是敖光,不是李靖,而是某种傲慢的话语体系。
《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电影之外想改变的也就是人们长久以来对动画电影的偏见,是导演饺子自己非科班出身却勇敢追梦的命运,更是父权制话语体系下每一个被压迫的个体。
来源:瑞哥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