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处处没想到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5 21:34 1

摘要:本身因为前两部的糟糕对这个系列已经没有期待了,带着很低的预期去看,结果没想到,这部《唐探1900》比之前《唐探23》都要好上一些,仅次于第一部。

正文

今晚是春节档第三部:

《唐探1900》

(以下有严重剧透,没有看片的建议先收藏阅片再阅读)

先给 大家一个总体评价,好让大家在看文之前对要不要买票心里能有个数——

本身因为前两部的糟糕对这个系列已经没有期待了,带着很低的预期去看,结果没想到, 这部《唐探1900》比之前《唐探23》都要好上一些,仅次于第一部。

依旧比不上陈思诚自己第一部的原因主要还是在推理上。 经过后面两部的“发展”,这个系列已经回不去本格推理的分类里了,更像是一个喜剧为主的戏剧舞台型推理,非常依赖假定性,舞台上出现什么你就得相信什么。

虽然这部没有什么太大的逻辑bug,但找出真相的整个过程仍然稍显草率,最后揭晓真相的宣讲闪回也都需要观众的信念。

这部的优缺其实都可以用片名解释—— 缺点来自于它还叫《唐探》,优点来自于它不叫《唐探4》了。

我们一个一个聊,先聊优点。

陈思诚很聪明。

他知道在经历了《唐探23》之后,舅舅外甥“血浓于水”的梗大概率是不会奏效了,所以这部索性就把时间提前到公元1900年,让它在时间线上就和前三部脱离关系,不讲秦风和唐仁的延续,改讲阿鬼(王宝强 饰)和秦福(刘昊然 饰)在旧金山唐人街的破案故事,一个华裔印第安猎人,一个留美青年。

两个角色的身份变了,性格特点也被改写。虽然改写不算彻底,但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这种有效性建立在和前几部对比的基础上——前三部的王宝强和刘昊然是固定不变的,前者负责扮丑搞笑,后者是 破案天才。

但这部里的王宝强和刘昊然,更像是把此前两个角色揉在一起又分开后的结果。 还不是那种简单的对调和互换,而是让彼此身上都有对方此前的影子,某些特质。

这部里的王宝强身上,开始有了此前“刘昊然”的影子。

他不再是承包低俗烂梗的丑角,也不是破案时被用成嘴替的十万个为什么,而是因为长期生活在野外部落的经验,有了一些合理的技能。比如他的观察力,可以帮助他勘验现场发现线索,也能帮助验尸。

而他一出场,那种不用说话就天然存在的喜感,又能很快和观众拉近距离。所以比起以往铆足劲夸大他的丑的做法,这次的写法反而更利于人物。

与此同时,刘昊然身上也被加上了某些“王宝强”的影子。

比如爱财。他原本要推脱案子,但一听说给的钱多,立马应了下来。

比如好色。答应查案的条件是要王宝强妹妹嫁给自己。不过因为王宝强在中间乱传话的喜剧性调侃了刘昊然的自以为是,这点原本放在以往作品里所产生的不适感,也有了一定的消解。

说回这种角色改写,它所带来的直接体验,就是先打破了观众此前因唐探系列而留下的美丑对立印象,把美丑一半一半分到天平两端,让原来那种彻底的笨蛋与极端的天才之间形成的一上一下产生晃动。

至少在开篇不久,先让这部的观感与唐探系列区别开来。

而且除了这两个主要角色,部分次要角色也得到“改写”。

比较典型的是周润发饰演的白轩龄,一个在美华人。

为什么说他也是“改写”呢?

放在整个唐探系列去看,就会发现这个角色并不是新出现、新创造的, “他”从第一部开始,到后面第二部、第三部,其实是重复出现的同类型功能性角色,是那种棋盘里必然存在的一枚棋子。

第一部里被杀害的死者,是一个失踪儿子的父亲,为了找儿子跟踪女孩思诺。

第二部里死者的爷爷,北美华人堂口老大,在病危之际,悬赏重金召集全球侦探抓捕杀害孙子的真凶。

第三部,黑龙会头目为了证明自己没有杀人,找来侦探破案,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凶手的生父。

这些无一例外的“父亲”,以往都是为了服务情节推进或反转才会在对应时刻出现的工具性角色,这导致他们几乎毫无情绪走向。原本就不算浓厚的情感,也被利用得过于刻意和生硬。

到了这部,周润发的社会身份与故事背景之间的关系被加强了。

他既是华人领袖,在当时华裔歧视严重时期,用自己工厂保护华人,与当地议员斡旋; 也是一位父亲,儿子选择另一条更激进的路,让他为难。

这部用了更多戏去写这个角色在面临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冲突时的两难处境,让这条支线贯穿始终。

加上周润发的表演和镜头的配合,让这个角色作为情感支点也变得更为可靠, 相对削弱了以往一些不适的爹感。

比如他知道自己儿子在运输枪支选择与敌方抗衡时,他愤怒,难受,但也只是走上前,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你们的希望离我太远,我唯一的希望是你没事”,然后转身离开。

还有看见儿子尸体时,他痛苦,难以置信,也只是蹲在一旁,颤抖着扶住儿子的肩膀,没有任何大开大合的动作。

到了最后那场揭露真相的戏,儿子尸体被抬到现场作为证明,而他只是一个特写镜头里的后景,微微佝偻,独自一步一步迈向议院。

他的情绪处理恰到好处,反而在一部情绪浓烈的片子里,以温和细腻的呈现形式显现成有力的一笔,让这个角色放在这样一部主打喜剧的片子里丝毫不会违和。

而陈思诚最聪明的地方,还是在极端事件与极端情绪里取了一个中间值。

哪怕是提及《唐探1900》的关键词,比如在美华人,排华法案,晚清,都能料想它必然会涉及民族情绪。里面也确实有不少桥段,以此作为情感支点进行煽情。

但导演也清楚这种情绪的过度是无用的,甚至还可能带来反噬。所以他选择取个中间值,在放和收之间讨了个平衡。

一个例子,那场算最亢奋的牺牲戏,也就是岳云鹏的牺牲。

岳云鹏饰演的是一名清朝官员,为了完成皇命抓捕要犯,背地和爱尔兰人合作,最终也成功逮捕了白客饰演的革命者。在处置白客之际,八国联军侵华新闻传来,他在民族情绪号召下,选择放走白客一行人,与爱尔兰人厮杀。

他临死前拉住白客,最后说了一句“救中国”。这一连串事件包括最后那句台词,也是把民族情绪顶到高点。但又因为两个人是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去谈救中国这同一件事,政治性被弱化了,这种情绪便被拉了回来。

再比如刘昊然拿到了永居证,后面又有一场戏写他在找到真相后撕掉了这张永居证,他的这种愤怒也是同理的情绪顶点。

但没有走向极端煽动的原因,就在于结尾又接了一场戏,让周润发把粘贴好的永居证再次拿给他,还对他说这里还有很多学习的地方。

而且同样也有漂泊者回忆段落,但这部借晚清这一历史背景,让华人交代“为什么来这里”时,有那么几处台词写出了“走出来”的另一面,也是我们被振奋情绪裹挟时容易忽略的那不好的一面——促使“救亡图存”的客观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稀释了原本可能过火的情绪。

说完优点,接下来再聊下缺点,为什么我们会说它的缺点来自还叫《唐探》。

这当然不是说它名片本身有什么大问题,而是它的文本仍然保留着一种“唐探味道”的旧,仍然有很多唐探系列的套路。

比如起因还是需要被证明清白的嫌疑人,也还是王宝强和刘昊然的组合探案模式,虽然两个角色性格有所改写,但刘昊然依旧是那个主导的侦探位,看似在台词上弱化了他的侦探能力,但实质仍然是他在引导整个破案进程。

而且就算加了1900年的历史背景,看似是《唐探》系列延伸的新支。

但这个故事本身依然按照案发,推理,受阻,破案,宣讲来排列组合,基本就是前几部的模板,连宣讲都还是依赖大量闪回,以及对观众隐藏关键信息内容来揭晓真相,和前几部无异。

以及它依旧延续着《唐探》系列宇宙“走出去”“人多起来”的两个逻辑在写故事,闯入不同的文化和民族氛围。

但这次是真的闯太多了: 清朝一方,爱尔兰人一方,革命党一方,海外华人一方,美国白人一方,印第安人一方。

这么多人被放在枪支案、开膛案两个案件,两个故事线里,拥挤导致了叙事节奏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也决定了它只能好于之前的《唐探23》。

写到这里看了一眼票房,《哪吒2》爆成那样了,其他几部票房预测都大幅下调,但《唐探1900》的反而不降反升了4个亿,豆瓣分也稳定在第二名。

有时候在揣摩市场这一块儿你真的不得不服陈思诚,他可以用最稳当的方法,做出最稳当的菜,他也不谋求在春节档的合家欢里给你惊喜,就是保持住完成度。

如果抛开那些价值观和大众对陈思诚的反感,平心而论,除了《哪吒》,《唐探1900》的故事在这个档期是最完整的,甚至我觉得抛开这些,平台分数应该还能再高一些。

就写到这里,大家想不想看,就自己判断。

来源:老夏看商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