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5日13时29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含春节档结束后)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总观影人次突破1.87亿,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观影人次纪录。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列春节档票房榜前
2025年春节档,六大IP齐聚,被网友称为“神仙打架”。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5日13时29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含春节档结束后)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总观影人次突破1.87亿,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观影人次纪录。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分列春节档票房榜前三位。
如何真正读懂这些故事内涵?如何从热点影片中深度理解历史与文化?河南青年时报记者邀请DeepSeek和河南省新华书店中原图书大厦选品师,分别推荐了一份书单。
1.《哪吒》(周楞伽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关联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
推荐理由:这部豆瓣评分9.3的神话小说脱胎于《封神演义》与《西游记》,作者周楞伽以现代视角重构哪吒故事,融入石矶娘娘、魔家四将等角色,深入探讨人性与命运。书中“剔骨还父”等经典情节的文学化演绎,可与电影中的叛逆少年形象形成对照,展现哪吒形象的多元解读。
2.《封神演义》(全本全注全评全图全导读版,岳麓书社)
关联影片:《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推荐理由:作为中国古典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封神演义》以商周之战为背景,讲述了姜子牙封神、哪吒闹海等经典故事。岳麓书社推出的新版《封神演义》由学者孙见坤详细导读,配以48张原创彩图和100张绣像图,图文并茂地呈现商周更迭与阐截两教斗法的宏大叙事,深度解析电影中未展开的神话世界观。书中对姜子牙、申公豹等角色的刻画,可为观众理解电影中复杂的权谋与信仰冲突提供背景支持。
3.《射雕英雄传》(金庸 著)
关联影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推荐理由:电影改编自金庸武侠经典,原著以南宋乱世为背景,塑造了郭靖、黄蓉等深入人心的侠义形象。阅读小说可对比肖战版郭靖与原著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内核,同时感受金庸对江湖情仇与家国大义的宏大叙事,弥补电影因篇幅限制可能缺失的细节。
4.《东方快车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著,新星出版社)
关联影片:《唐人街探案1900》
推荐理由:作为推理文学的经典之作,阿加莎笔下的密室谋杀与人性剖析,与《唐探》系列“探案+人性”的双线叙事异曲同工。本书可帮助观众理解陈思诚在电影中尝试的“情怀升华”手法,同时体验黄金时代推理小说的逻辑魅力。
5.《唐人街内部》(游朝凯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联影片:《唐人街探案1900》
推荐理由:这部小说以黑色幽默和悬疑笔触描绘了美国唐人街的移民生存状态,与《唐探1900》中旧金山华人的探案故事形成呼应,探讨了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6.《猎杀“红十月”号》(汤姆·克兰西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关联影片:《蛟龙行动》
推荐理由:这部经典军事小说以潜艇战为核心,描写了冷战时期的美苏博弈,与《蛟龙行动》中深海作战的紧张氛围异曲同工,适合对军事策略感兴趣的读者。
7.《中国神话通论》(袁珂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关联影片:综合神话题材影片(《封神》《哪吒》)
推荐理由:袁珂作为中国神话研究泰斗,系统梳理了从上古神话到《封神演义》的演变脉络。书中对“封神体系”与“哪吒原型”的学术解析,可为观众提供更深层的文化视角,理解电影对传统神话的现代重构与创新。
1.科技与未来:解码《熊出没:重启未来》的AI世界
《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亨利·基辛格、埃里克·施密特、丹尼尔·胡滕洛赫尔 著,中信出版集团)、《AIGC未来已来:迈向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翟尤、郭晓静、曾宣玮 著,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
关联电影:《熊出没:重启未来》
推荐理由:《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深度剖析AI技术对社会伦理、就业结构的影响,引发读者对科技发展的思考;《AIGC未来已来:迈向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则聚焦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前景与挑战,为读者揭开智能时代的面纱。
2.神话与历史:探寻《封神》《哪吒》的文化根脉
《封神演义》(共15册,连环画出版社)、《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李硕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何以华夏——画说彩陶上的文明密码》(周凡舒 著,河南美术出版社)、《哪吒闹海(彩图注音版)》(王广勇编著,北京教育出版社)、《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刘浩 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关联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哪吒之魔童闹海》
推荐理由:《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讲述了商周之际的神仙斗法、英雄争霸的故事。通过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历程,展现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塑造了众多鲜活的神话人物形象。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讲述了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时间跨度从夏朝出现到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书中借助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详细梳理了上古人祭风俗的产生、繁荣和消亡,以及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过程。
《何以华夏——画说彩陶上的文明密码》通过生动的插画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巧妙地将考古界对仰韶文化的研究成果变得浅显易懂,带领读者了解仰韶文化及彩陶上隐藏的文明密码,感受华夏文明初始的辉煌与灿烂。
《哪吒闹海(彩图注音版)》讲述了小英雄哪吒天生神力,为救父母和百姓,勇斗东海龙王,抽龙筋、剥龙鳞,最终迫使龙王妥协,保护了一方安宁的传奇故事。彩图注音版让小朋友在阅读中享受视觉盛宴,同时学习汉字拼音,培养阅读兴趣。
《山海经》记录了众多神话中的异兽和传说,与《封神》系列中的神兽设定相呼应,适合喜欢奇幻世界的读者。《山海经:中国神兽图鉴》以《山海经》中各种奇异的神兽为原型,以极具创新的方式进行再创作与解读,融精美的神兽图、构造图,AR全景式的视觉体验于一体,通过运用游戏引擎、编程、3D建模等先进技术,让古籍中的山海神兽“活起来”。
3.武侠与家国:《射雕》《唐探》背后的历史纵深
《射雕英雄传》(金庸 著)、《回望近代一百年》(马勇 著,新星出版社)《中国的近代:大国的历史转身》(罗志田 著,商务印书馆)
关联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唐探1900》
推荐理由:《射雕英雄传》带领读者重温郭靖“侠之大者”的家国情怀,《回望近代一百年》《中国的近代:大国的历史转身》则从晚清现代化转型视角,解读近代中国的变革之路。
《回望近代一百年——晚清中国如何走上现代化之路》以晚清中国如何进入现代化的通路为主线,观察这一历程中政治、社会、文化的标志性事件和人物,分析历史事件不为大众所知的前因后果,揭示历史的多种可能。
《中国的近代:大国的历史转身》立足于文化视角,借助历史想象,观察并述说中国近代的大国转身历程。全书分为五个板块,涵盖古代通论、近代转变、历时性大事件评述、重要著作书评及近代学术与教育,着重探讨“中西新旧”关系,展现近代中国的基本层面特异性及其发展脉络,为读者提供全新的历史观察视角。
4.军事与使命:聚焦《蛟龙行动》的战略智慧
《国防论》(蒋百里 著,陕西大学出版总社)、《强国记:中国知识产权的力量》(徐剑、李玉梅 著,海燕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关联电影:《蛟龙行动》
推荐理由:《国防论》被誉为近代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理论体系”的高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被作为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是中国抗战国防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现代国防理论里程碑之作,对中国国防、军事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今之中国,飞天有神舟,潜海有蛟龙,追风有高铁,入地有盾构,大国重器推动了中国迅速崛起。《强国记:中国知识产权的力量》着眼中国知识产权,以工业专利为核心,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艰辛历程;讴歌卓越工程师牢记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在重大发明创造等工作中的卓越成就,弘扬创新创造的强国力量。
来源 河南青年时报·东风新闻
记者 许度寒 弯文奎 蔡琳
见习编辑 武辰婕
校对 黎川红
审核 田震
来源:东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