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票房破100亿:光线吃饱,儒意“捡漏”,博纳失意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5 17:59 1

摘要:一年一度的春节档落下帷幕,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5日13时29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含春节档结束后),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总人次1.87亿,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人次纪录。《哪吒之魔童闹海》成春节档票房冠军。

一年一度的春节档落下帷幕,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5日13时29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含春节档结束后),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总人次1.87亿,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人次纪录。《哪吒之魔童闹海》成春节档票房冠军。

南都记者注意到,春节档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熊出没·重启未来》、《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蛟龙行动》,除射雕外,均为系列电影。与前作相比,有些延续了高票房和高口碑,有些触底反弹,有些则出现滑坡。

哪吒光线传媒动画电影“顶梁柱”

《哪吒之魔童闹海》无疑是今年春节档的最大赢家,八天时间拿下48.39亿元票房,占比超过整个当期票房的一半。截至2月5日发稿,其票房已经来到52.07亿元,已然超越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35亿元,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四位,且有极大概率冲击榜首。猫眼、灯塔甚至分别给出了87.38亿元、85.15亿元的最终票房预测。

受此影响,哪吒系列的出品方光线传媒(300251.SZ25日收获20%涨停。

哪吒的成功可以追溯到十年前。据信达证券研报显示,2013年,光线传媒投资了国内20多家一线动漫团队,在影视动画领域快速落子。

图源光线传媒2015年年报

2015年,光线传媒“彩条屋”厂牌问世,主攻动画电影。同年财报显示,“哪吒第一部”进入光线传媒预备制作电影序列,一同出现的还有《姜子牙》、《深海》、《大圣闹天宫》等动画电影。2022年,光线传媒再度推出新的厂牌——光线动画,并称前期主要开发“中国神话宇宙”体系,且截至当时,该神话宇宙的世界观和重点人物、事件的框架已初步构建完成,部分具体项目已经在创作之中。

从后续落地完成情况来看,公司近十年来先后出品发行了《大鱼海棠》、《大护法》、《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深海》、《茶啊二中》、《昨日青空》等影片,再加上正在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均有着不错的票房及口碑。

当然,两部哪吒相较于其他影片在票房上有着断层式领先,成为撑起光线传媒动画雄心的顶梁柱,公司未来能否继续打磨出此类“现象级”作品,有待市场的不断检验。

儒意柯利明捡漏《唐探1900

今年春节档的另一个赢家,应当算《唐探1900》及万达电影(002739.SZ)的新实控人柯利明。

春节档期间,《唐探1900》收获票房22.78亿元,各平台预测最终票房约在33亿元,基本与《唐人街探案2》持平。虽然不及《唐人街探案3》的45.23亿元,但口碑上却触底反弹,给该系列成功续命。

2021年春节档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凭借前作积累的人气,成为中国影史首部单日票房破10亿元的影片,但随着口碑崩塌,后续票房上涨乏力,豆瓣评分仅有5.3分。而《唐探1900》豆瓣评分目前为6.5分,重回及格线,并超过了《唐人街探案2》的6分。

“唐探”作为万达电影(002739.SZ)旗下重要IP,除电影外,还有网剧、动画、音乐剧、衍生品等多业态内容。

2024年,由于全国电影市场低迷,以及缺乏主投主控爆款作品,万达电影预计亏损0.97亿元至1.07亿元。而《唐探1900》则给公司带来了开门红。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前,中国儒意(00136.HK)创始人柯利明刚刚从王健林手中接过万达电影实控权。此前三部唐探的主要出品方中,也并未出现“儒意”相关公司的身影。

除《唐探1900》,万达电影及其母公司上海儒意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下称“儒意影视”)还是《熊出没·重启未来》的主要出品方。凭借着稳定的受众群体,一年一度的“熊出没”总能从大盘中分走不俗的票房。其今年预计票房为7亿元左右,有望与《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争夺春节档票房最终榜第四名。

截至2025年2月5日收盘,万达电影下跌3.55%,中国儒意收跌0.42%。

北京文化、博纳遭遇滑铁卢,于冬开炮黑水军

几家欢乐几家愁。

哪吒大爆的同时,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遭遇口碑及票房的双双下跌。

春节档期间,该影片票房9.98亿元,猫眼、灯塔预计最终票房分别为11.75亿元、12.64亿元,远低于前作《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26.36亿元。豆瓣6.1的评分,亦远低于前作的7.7。

《封神》三部曲素以成本高昂闻名。作为影片主要出品方北京文化(000802.SZ)前董事长的宋歌,2017年5月,在北京召开电影首场发布会时,就曾透露投资总额将达到30亿元。此后,宋歌还表达了对《封神》三部曲“100亿票房及格”的厚望。

截自北京文化2023年《年报问询函回复》

结合历年年报及2023年公司对深交所的《年报问询函回复》发现,截至2022年末,《封神》三部曲各方合计已投入资金应当在23、24亿元左右,考虑到二、三部的继续投入,及可能尚未计入成本的部分宣发费用等,30亿元的总成本预计具有较高参考性。

2025年1月25日,北京文化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亏损1.35亿元至1.98亿元,并将“因《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档期安排,电影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列为亏损原因。而该影片实际票房的不及预期,对北京文化来说无疑从“雪中送炭”变成了“雪上加霜”。

25日,北京文化开盘一字跌停,连续遭遇郑爽事件、财务造假风波,成功“脱帽”一年多的北京文化,或将再度面临困境。

和北京文化堪称难兄难弟的还有博纳影业(001330.SZ),同样遭遇一字跌停。

其主投主控电影《蛟龙行动》春节档票房约为3亿元,预计总票房4亿元左右,远低于前作《红海行动》的36.52亿元。而在2023年年报中,博纳影业将《蛟龙行动》描述为“备受期待的重磅IP续作”。

影片票房失利的背景下,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在朋友圈向“黑水军开炮”,称豆瓣这两年成为很多不理性粉丝相互攻击的聚集地,表示《无名》在上映第一天就遭遇几万个一星差评,《蛟龙行动》再度遇到这种情况。于冬同时呼吁广大观众发出真实声音,称“《蛟龙行动》,绝不撤档”。

自“山河海三部曲”、“中国骄傲三部曲”、“中国胜利三部曲”连续取得不错的成绩后,博纳影业近年爆款作品缺乏,业绩随之承压。

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1.24亿元、20.12亿元、16.08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1.97亿元、-7.43亿元,双双下滑明显。2024年,公司预计继续亏损7.48亿元至9.89亿元,其出品的电影《传说》票房仅为0.8亿元。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出品方横店影视(603103.SH)也出现跌停,另一主要出品方中国电影(600977.SH)收跌9.22%

来源:南方都市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