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封神第一部》带着满满的诚意和惊艳的特效横空出世,那精良的制作、鲜活的人物,让观众们满心欢喜,仿佛看到了中国神话电影的新曙光,也让大家对第二部充满了期待。可谁能想到,这第二部一上映,就像坐了“过山车”,一头栽进了口碑与票房的双重谷底,让人大跌眼镜。到底是
曾经,《封神第一部》带着满满的诚意和惊艳的特效横空出世,那精良的制作、鲜活的人物,让观众们满心欢喜,仿佛看到了中国神话电影的新曙光,也让大家对第二部充满了期待。可谁能想到,这第二部一上映,就像坐了“过山车”,一头栽进了口碑与票房的双重谷底,让人大跌眼镜。到底是哪儿出了岔子?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
在第一部里,那特效做得真是没话说,饕餮攻城的场面,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青铜器的质感、怪兽的凶猛,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感觉中国特效电影直接“支棱”起来了。大家满心期待第二部能更上一层楼,结果呢?特效就像被施了“缩水咒”,质量直线下降。
雷震子的扮相和翅膀,做得那叫一个粗糙,看着就像从迪士尼动画里抠出来的廉价仿制品,毫无质感。再看看殷郊复活后的法身,概念图里那可是威风凛凛,三头六臂、赤发如火,手持各种法宝,跟从书里走出来似的。可正片里呢?红发蓝身倒是有了,可细节全无,质感也差到极点,一出场,全场观众都惊得下巴掉了一地,这哪是什么大英雄,简直就是个“蓝精灵”啊,被网友无情地吐槽为“洁厕灵”,从“殷郊”秒变“殷胶”,这特效,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
还有通天教主的出场,那特效也太“迷”了。披着黑袍从粒子旋涡中浮现,那张脸被3D建模过度锐化,苍白得吓人,跟《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莫名撞脸,这是要打造“东方伏地魔”吗?好好的东方神话,特效却做出了西方魔幻的廉价感,真的是让人匪夷所思。
一部好电影,剧情是灵魂,可《封神2》的剧情,就像一团乱麻,让人理都理不清。整个故事节奏完全失控,一会儿拖沓得让人昏昏欲睡,一会儿又仓促得像赶火车,关键情节一带而过,无关紧要的场景却拼命注水。
就说主角姬发吧,在第一部里,那可是白马长弓、英姿飒爽,对抗殷寿时果断决绝,魅力十足。可到了第二部,人设直接崩塌。他一会儿天真地以为自己顶罪就能救西岐,完全没了之前的智慧和谋略;一会儿又在战场上犹豫不决,被邓婵玉说“不懂打仗”。刚从敌人军营被救回来,就在西岐城内开起了篝火大会,这心也太大了吧?说好的成长呢,怎么变成了倒退?
邓婵玉的人设也很迷。她本是武艺高强的巾帼英雄,在电影里却被塑造成了恋爱脑。和姬发之间的互动,一会儿是战场上的“你追我赶”,一会儿又变成了暧昧的情愫暗生,抓了又放,放了又抓,就像在玩“过家家”。乌尔善说他们是惺惺相惜,可不是谈恋爱,可邓婵玉在西岐过春晚时娇羞的少女脸、篝火舞会的对视,还有最后倒在姬发怀里回忆相识场景,这不是恋爱脑是什么?这剧情和人设,真的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电影里的情感线,更是生硬得像块石头,让人尴尬到脚趾抠地。邓婵玉和姬发的感情发展,毫无铺垫,就像凭空冒出来的。邓婵玉换衣服时的若隐若现,战斗中与姬发的打斗场景也充满了刻意感,完全没有那种自然的情感流露。
还有最后邓婵玉喝了符水飞灰湮灭前,和姬发回忆相识时在河边唱歌的情景,这强行煽情的桥段,真的是太突兀了。别的士兵喝了符水瞬间消失,她却能在姬发怀里强行续命一分钟来回忆往事,这主角光环开得也太离谱了吧?这段情感线,不仅没有为电影加分,反而成了让人吐槽的重灾区。
电影宣传本来是吸引观众的好手段,可《封神2》的宣传却成了“双刃剑”。宣传期间,各种高能预告片不断放出,各路大咖纷纷站台,把观众的期待值拉到了顶点。大家都想着,第二部肯定比第一部还精彩,特效更震撼,剧情更精彩。可等真正走进电影院,才发现现实和宣传相差十万八千里。这种巨大的落差,让观众感觉自己被“骗”了,愤怒和失望之情瞬间爆发,口碑也随之崩塌。就好比你满心欢喜地拆开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物,结果里面却是一堆破铜烂铁,这谁能不生气呢?
乌尔善的《封神2》,本有着第一部打下的良好基础,本可以成为春节档的爆款,可却因为特效、剧情、情感线和宣传等多方面的问题,导致口碑和票房双双扑街。这也给电影行业提了个醒,拍电影还是得实实在在,用心打磨每一个细节,尊重观众的期待,不然,就算有再大的IP,再豪华的阵容,也逃不过失败的命运。希望《封神3》能吸取教训,好好整改,别再让观众失望了。
来源:景氐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