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化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破除对美谄媚,中国电影才会好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4 23:41 1

摘要:截止文章写作时,《哪吒之魔童闹海》内地票房已经达到了48.27亿,预测最终内地总票房为87.38亿,基本上是朝着刷新中国电影票房榜第一名去的。

全文一共5691字6图,阅读大约需要11分钟。

01 这帮从业者,需要学习文化知识

02 这帮从业者,需要跟上时代发展

03 这帮从业者,需要破除对美谄媚

春节结束了,聊一下今年的春节档电影。

截止文章写作时,《哪吒之魔童闹海》内地票房已经达到了48.27亿,预测最终内地总票房为87.38亿,基本上是朝着刷新中国电影票房榜第一名去的。

看过这部电影后,说实话,我个人是觉得它也确实能担得起这份荣誉,不管是从剧情结构、逻辑、反转、特效、立意来说,均为上乘之作。

更有趣的是,今年春节档的电影阵容强大,《唐探1900》《封神榜第二部: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这些在一开始都被认为有夺冠之势。

但结果大家也看到了,除了《唐探》表现还不错之外,《封神2》和《射雕》都没有达到其预期。

而造成如此巨大差异的原因,也恰恰就在这几部电影之中,我们细细来聊。

往前推几年,我几乎每年都会写一篇聊“好莱坞电影为什么在大陆不卖座了?”的文章。

但一直留有一个问题没有去述说,那就是,如果我们观看好莱坞电影在全世界的表现,抛开那种确实足够烂,在全世界都扑街的作品来说。

有相当多作品,在大陆表现不佳,但在美国本土,甚至全世界,还是表现不错。

比如去年全球票房16.85亿美元(约人民币123.54亿)的《头脑特工队2》,在大陆票房3.44亿人民币;比如全球票房13.3亿美元(约人民币97.51亿)的《死侍与金刚狼》,在大陆票房4.3亿人民币;比如是个人都夸的《沙丘2》,全球7.29亿美元(约人民币53.45亿),大陆3.5亿人民币。

此类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而且这种反差,在美式超级英雄题材中更是尤为常见。

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割裂,以前的文章,我给出的答案是我们自己国产电影质量上来了,作为大国人民,我们更想要看到带有我们自己思想的电影。

但后续我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不管是国产还是国外电影,当然也不局限电影,电视剧、游戏、小说,只要是跟文艺挂钩的内容。

什么样的作品会被喷成烂作?什么演员演技不好,什么动作特效不好,统统都要往后排。剧情结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通顺?是否符合最朴素的认知?这反而是最重要的。

包括现在大家上网去看看吐槽《射雕》和《封神2》的视频,基本上都是吐槽剧情不合理,逻辑不通顺的,反而演员问题、特效问题都是小问题。

那为什么造就了国内观众如此看重这个问题呢?

后来我无意中看了一个评价,说看过《三体》后,就对美国科幻明明有跨越星系的科技,却拿着激光棒子肉搏无法直视。

然后我就想通了,本质上还是中国大陆这群观影者,可能是全世界通识教育程度最高的一批观影者,当然这得益于我国对通识教育的认真普及。

在我小的时候,我就很喜欢看超级英雄电影,但随着年龄增长就越来越反感,我曾经跟别人聊过,美式超级英雄中,我稍微喜欢一点的就是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这种。

但极其不喜欢超人、雷神、绿巨人这些英雄,当时我总结的原因是觉得前者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可能真实出现,后者几乎不可能。

现在思维能力提升后,我才发现,本质上还是超级英雄战力高低所导致的剧情逻辑问题。

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这种也就勉强算是比正常人能力高出一个层级,但远远没办法和真正的国家机器对抗,他们存在于世,社会是可以稳定的。

但超人、雷神、绿巨人这些英雄,其能力已经不能用常理对抗,基本上任何一个都是灭世级别,就根本不可能用最朴素的道德标准来约束他们。

就拿《复仇者联盟》系列来举例,这个小队就根本没有合作的可能性,因为里面不仅有灭世级别的雷神、绿巨人、神秘博士、猩红女巫,有过人一等的蜘蛛侠、钢铁侠、美国队长,还有纯粹的普通人黑寡妇、鹰眼。

就问你,如果这种灭世级别的角色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凭什么普通人能解决?这从逻辑上就是不符合的。

这种逻辑上的硬伤还有很多,还有一个我曾经也专门写过的电影《黑豹》系列,第一部全球票房12.85亿美元(约人民币94.22亿),内地6.62亿人民币,第二部全球8.51亿美元(约人民币62.39亿),内地1.06亿人民币。

当时这个电影出现的时候,全世界是大卖,特别是黑人族群,那可是载歌载舞,觉得终于有一部讲黑人的超级英雄电影了。

但为什么当时国内基本上对此都是群嘲的呢?

你瓦坎达作为全世界科技最强大的国家,为什么要通过武力肉搏的方式来选举领导者?

你瓦坎达作为全世界科技最强大的国家,为什么你的士兵拿着的武器,就仅仅是能量驱动,更高级一点的盾?更高级一点的矛?

这在我们眼里根本不是什么宣传黑人的电影,反而是嘲笑黑人,就是在说你们有色人种就算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科技力量,但你们的思维方式还是原始野蛮的,这不妥妥种族歧视?

这么明显的逻辑漏洞,我们内地观影者能看到,但全世界的人很难看到,包括已经生在发达国家的美国黑人,这一点从票房占比就能感受出来。

而问题的根源还是回到上面所说的——通识教育的普及程度

别看美国是发达国家,但他们精英教育和快乐教育是完全区分阶层的,本就是高净值家庭能提供大量金钱供孩子上私立学校,进行精英教育,未来能继续保持当前阶级。

而普通家庭只能让孩子上公立学校接受“快乐教育”,老师也不管,大家也没什么升学压力,最终学完大多数都是废物,连基本的算术都不会,基础的阅读理解都不行。

你让这样的人又如何能理解电影剧情中隐藏的逻辑,那他们当然只能看到表面上的强大,看到最浅层次的酷炫、爽感,这就够了。

但这一点,在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后,就不行了。

因为我们普及通识教育,语文学阅读理解,数学学逻辑推理,物化生学基本规律,就算是地理、历史、政治,其本质也是在教大家归纳总结并推导思考

这一切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都让大陆观影者成为全世界思维能力最高比例的群体之一,你就不可能用一部剧情结构错误、逻辑混乱的电影还想要大家看得爽。

十年前还可以,我们的教育还存在滞后性,但从此之后每一年,大陆观影者的认知水平还会继续提升,将会越来越容不下连逻辑都不通顺的电影。

这一点我觉得是所有电影从业者都要好好思考清楚的,只要你还想要以大陆市场为主要市场,那电影最核心的剧情,一定是重中之重。

是不可能随便找几个流量明星,又随便搞点好看的特效,它就能卖钱的。以前可以,但现在它就不行,未来更是不行。

所以这对当下所有电影从业者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先学习文化知识

如果你们自己没办法让自己的文化知识保持在大众平均水平之上,还要保持在学渣的水平,那你一定不可能拍出能让大众接受的作品。

就如同郭帆的《流浪地球》系列一样,为什么在此之前甚至之后,还是没有人能跟上做硬科幻的脚步?

因为别人郭帆是一本毕业,其本身文化水平能接得住硬科幻,他才能去拍硬科幻,其他导演就算给你相同的资源,你能做到吗?

包括我们看近些年有相当多的优秀作品导演是非科班出身,比如《哪吒》系列的饺子是985毕业,比如吴京、贾玲等等都是从基层做起,摸爬滚打提升认知。

就是说,你既不去提升自己的文化学识,又不懂得从基层做起尝遍底层苦痛,你只会高高在上去臆想世间百态,怎么可能拍得出能直击广大普通民众内心的文艺作品?

这里我也多说一句,有些人其实不太喜欢贾玲,觉得她炒作电影、以小博大。

但说实话《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的结构、逻辑、反转、笑点、以及感情点是真的做得好,她确实值得被认可是一个优秀导演,当然啦有不同意见的可以讨论。

再说回到春节档电影的《射雕》和《封神2》,抛开剧情中的不合理、逻辑不正确的内容之外,其实还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为什么这些导演不论拍什么电影,都喜欢把一切重心落脚到情情爱爱、儿女情长上

《射雕》这部电影其实一开始我是很矛盾的,既期待又担心。

担心是担心在使用流量明星,怕接不住戏,后来发现电影垃圾流量明星都不是主要问题,当然当它使用流量明星的时候,也就代表它对自己电影质量的不自信,从这点上来说也没错。

期待自然是这部电影选材落脚在了一个以往不怎么常用的题材上——为国为民,即便这个选题点其实是《神雕侠侣》里面才体现的,但我就是好奇它会怎么拍。

作为看金庸小说不多的90后来说,在为数不多认识的武侠英雄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郭靖。

原因无他,还是这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是真的把“侠”这个含义,直接拔高到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文学价值。

那应该如何体现“为国为民”这四个字呢?

我以为可能,会有身先士卒、会有兵法对攻、会有两军交战、会有舍生取义、会有郭靖和成吉思汗对英雄的辩论。

让所有人都知道: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

结果,电影的主线剧情,还是演成了男女情爱,甚至还是三角恋。既没有体现出侠字,更别说“为国为民”。

最终也就真的只有流量粉丝在贡献票房。

《封神1》为什么口碑还不错?包括我其实也是非常喜欢的,其原因就是电影是真的在好好描述商周之争的前因后果,整体剧情大体是逻辑通顺,且符合普遍认知的。

甚至还有意外亮点,唯一一个搞男女爱情的,纣王和妲己,也用了一个非常亮眼的解读:从来都不是妲己蛊惑纣王,而是纣王本身的权利欲望作祟

说实话,当时看完第一部,我是真的很期待看完整个三部曲,觉得总算有一部讲上古神话历史的史诗大片。

结果第二部就拉了坨大的,本来大家想看的是商周之间的灭国大战,想要看阐教截教神仙斗法,结果最终拍成了邓婵玉和姬发的爱情故事。

甚至作为一国领导者的姬发,在面对国家生死、国民生死时刻,还会因为儿女情义而犹豫?

如果上古的人,都是这样儿戏,他凭什么能做一国之主,凭什么能带领国家覆灭商汤?

改编不是乱编,乱编不是胡编,你好歹要讲点逻辑啊?

那我们看同样是改编封神神话的《哪吒2》,它的落脚点就落在了上位者道貌岸然,底层反抗压迫的思想上。

所以即便阐教在我们传统的思维中,算是比较正派的,这次《哪吒2》中将无量仙翁设计成了背后反派,大家也丝毫没有太多苛责。

因为这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不管是国家内部也好,还是国际局势也罢。

从古至今一定会有既得利益者努力维护自身利益,想要切断阶级上下流动的道路,于是上位者打压下位者,下位者反抗规则,这是经久不衰的主题。

而阐教抛开外表的光鲜,其教义也是顺天而行,阐述天道,将万物分三六九等,依才教化。本身确实会有一层上位者高高在上的姿态。

而截教教义为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万物都有一线生机。讲究有教无类,凡有向道之心皆可入教,为万物截取一线生机。

这种世间万物“人人”平等的概念,确实更能吸引最为广大的普通人认可。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电影中,高高在上的玉虚宫,名为除魔卫道,实则清除异己,并夺取其修为;而努力修仙的妖怪,未曾做过坏事,却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被镇压。

这就叫做,改编,也是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是跟上了当下观影者的朴素认知。

说直白点,我们想要看“侠之大者”,那是真的想要看历史的军队对抗,以及侠是如果体现“为国为民”,这种爱国情怀。

我们想看封神演义,那是真的想看上古灭国战争,以及神魔修仙斗法,这种史诗场面。

在当下的国际竞争中,我国作为位数不多的几位“棋手”,作为可以影响世界格局走向的大国。

我们的普通国民,在这个时代发展下,其思维聚焦、感同身受,一定是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一定是向往星辰大海的,这是作为大国国民,必定迸发的更高追求。

如果当下的电影从业者,还看不到这一点,还在继续用情情爱爱、儿女私情来解构叙事逻辑,他们也迟早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最后这一段,说来也是意外惊喜。

在看了《唐探1900》和《哪吒2》后,我居然惊喜地发现,本次春节档的前两名电影,都挺有默契地影射了美国。

《唐探1900》不用多说,本身题材就放在美国,讲的是排华法案下,在美中国侨民的艰难生存,所以引发的一系列事情。

最终的落脚点,也放在了,美国这个国家虽好,但终究不是我们自己的家园,吾辈前赴后继,革命救中国,为的就是把中国也建设成和美国一样强大的国家。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说《唐探1900》是“唐人街战狼”呢!它确实是在喜剧和悬疑的故事中,同时给了我们一个对建设和发展一个强大国家的主旋律思考。

说实话,这也算是符合上一小节中,文艺作品跟上了时代的发展。

而《哪吒2》更明显,在电影中处处都在影射,道貌岸然的玉虚宫,实际上是美国。

比如成为玉虚宫仙人,就会发放的绿牌,图案跟美国国徽类似,影射美国绿卡。

还有玉虚宫的根基宝物天元鼎,鼎口有着美元图标。而且电影中,这个鼎也正是炼化他人制造丹药(美元)的器物,影射美国美联储和美元霸权。

还有就是最终决战的时候,台词特意质问无量仙翁:自诩照世明灯,干的却是持强凌弱,祸乱人间的勾当,你们才是邪魔外道。

而且我还记得还有一段台词是说,无量仙翁就是刻意在打压任何有潜力的对手,一旦有某个势力有做大做强的迹象,就会派人去抓他们炼丹,然后壮大自身。

这基本上也是在影射美国自诩人类灯塔,但实际上在国际事务中也确实一直在打压异己,远的不说,我们中国不就一直处于被打压的那个吗?

还有一些其他线索,比如玉虚宫长得像八卦版的五角大楼;哪吒进玉虚宫后连续说了三声“好白”影射白宫;还有无量仙翁给出的灭魂丹看上去像新冠,由于没有前几个明显,我这就不多说了。

所以为什么《哪吒2》这次主题立意能受到这么多人共鸣,正如上面所说,反抗压迫这件事本就是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

对于个人来说,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平等的社会,希望人人都能通过努力从而得到更好的生活(通过努力修炼成仙)。

而对于国家来说,我们也希望有一个公平的国际关系,而不是谁掌握拳头和经济命脉,就能随意打压异己,甚至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养料(玉虚宫抓异己炼丹提升自己修为)。

难能可贵的就是《哪吒2》面对现实中的美国,把这些都摊出来说了,这就是四个自信。

而这样的精神,在我们当前所谓的电影圈中确实很难看到,毕竟欧美现在还处于文化强势阶段,相当多的国内影视圈的人,还在思考着如何讨好“洋大人”。

也只有饺子这种非“科班出身”,又有足够学识和认知,才能在当今中美对抗如此激烈的时候,大胆地借用美国的所作所为来增加立意的真实性。

就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哪吒2》就当得上中国影视票房第一。

什么时候我们的文艺界也能开始不谄媚美西方,开始拥有自己的四个自信,那才是中国电影甚至文化界,更加朝气蓬勃、快速发展的时刻。

我是Marx乖巧,为您送上时政热点的思考。

如果您觉得写得还行的话,那就请点个关注点个赞吧,谢谢!

来源:Marx乖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