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射雕英雄传》拍过太多版本了,有电视剧也有电影,珠玉在前,想要超越经典基本没可能,如今古装武侠片式微,翻拍剧一版接着一版扑街,这版的电影,请来了导演徐克,依旧救不回口碑。
终于看完徐克执导、肖战、庄达菲主演的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了,说实话我期待并不高,看完还是感觉有点失望。
《射雕英雄传》拍过太多版本了,有电视剧也有电影,珠玉在前,想要超越经典基本没可能,如今古装武侠片式微,翻拍剧一版接着一版扑街,这版的电影,请来了导演徐克,依旧救不回口碑。
电影改编金庸原著,但没有还原小说,有点“魔改”,打戏过分依靠特效,动作招式不出彩,降龙十八掌和九阴真经的招式看起来太玄幻,失去了曾经古装武侠片的风格。
编剧问题很大,剧情有硬伤,感觉用了金庸小说的角色名,但没有抓对点,把黄蓉削弱了许多,在以往版本里,黄蓉都是一个聪明伶俐、又邪又充满灵气的女孩,这版的她没有太多的高光,相比起来,蒙古公主华筝更为出彩。
电影主题本该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编剧为了写郭靖和黄蓉的爱情,让两人一再错过,互相寻找彼此的剧情就过了大半,可谓分不清重点。
而郭靖和黄蓉的感情戏写得也有些敷衍,电影时长短,不可能像电视剧那样娓娓道来,但剧情铺垫过长的确会消磨观众的耐心。
导演徐克也有不少问题,他魔改金庸小说,没改对点子上,特效用多了,反而失去了我们独有的武侠江湖风,另外我觉得他在这部电影里的审美有点跟不上时代了,甚至还不如过去。
小时候我喜欢看金庸小说改编剧,那时候还没有学历史,搞不懂背景,只看得到主角们打打杀杀,觉得绝世武功很厉害,又是飞檐走壁,又是真气内功,看起来相当了不起。
可长大了一些才明白,那些武侠片隐藏的历史远比我想象中残酷,我向往的江湖是快意恩仇,潇潇洒洒,可现实却是腥风血雨,外敌内患,国恨家仇。
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江湖就是很多帮派,立了很多规矩,三分薄面,五分利益,打打杀杀”,而郭靖和黄蓉到达中原之后发现江湖多了战争,民不聊生,百姓遭殃。
郭靖长于草原,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身份,他是宋人,名字取自靖康之耻,蒙古大汗对他虽有收容之恩,但他不肯低头妥协,抛下无辜的百姓,领兵占领大宋的疆域进攻金人。
郭靖是一个真正的大侠,在他眼里,心系苍生,保家卫国是使命,“真正的英雄,不是南征北战,而是忧国忧民,永怀怜悯之心”,电影拍出了这点,但遗憾没能拍好。
郭靖和西毒欧阳锋的大战算是电影的高潮,两人对战动作戏不够惊艳,特效使用过多,反而缺少了武侠片独有的韵味。
还有一段让许多观众不满的剧情是,电影铺垫了很久郭靖立场的矛盾,大汗对他有恩,可他自己又是宋人,在两难抉择之下,郭靖还是毅然冲上前与走火入魔的欧阳锋决战,救了大汗,并劝说大汗放弃攻城计划,在郭靖的一番输出下,大汗竟然同意了调兵回草原……
编剧如果不会写,哪怕照搬小说,也不会这么令人无语吧!
翻拍金庸小说是一门生意,但近几年来看,这未必是一桩好生意,又想赚钱又想收获好的口碑更是难上加难。
老老实实拍,观众会觉得没有新意,你要是颠覆了原著,又会被观众说是魔改,不尊重原著读者,既然如此,何必执着于翻拍经典?
徐克把控不了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他这次的尝试没有成功。
想要借着金庸的IP输出,又要票房又要口碑,却不认真打磨,那么你就算是知名大导也会折戟。
魔改又不讨喜的翻拍电影,不如不拍,我们的武侠电影并不是没有市场,其实观众一直都在,真正缺少的只是有创新有表达、跟得上时代、足够优秀的武侠片罢了。
夏与至,青年作者,热爱生活,坚持写作,已出版《人生就是小美好》《人生就是小欢喜》等书籍,期待相遇,一起成长。
来源:夏与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