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不开分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到底什么质量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3 20:13 1

摘要:大年初二的时候发了一篇文章叫《春节档24小时,格局已定》,把各片的票房、排片,以及后续走势梳理了一遍。

大年初二的时候发了一篇文章叫《春节档24小时,格局已定》,把各片的票房、排片,以及后续走势梳理了一遍。

因为我不喜欢争吵,写到《射雕》时小心谨慎。

只说:预售期间一骑绝尘的《射雕》,几乎在开画瞬间就被《哪吒》和《唐探》超越。

影院经理没有被预售数据迷惑,都是明白人。

上映首日,观影需求超量释放,必然后劲不足。

合理预测会被《熊出没》反超,单日票房被《蛟龙行动》超越也不值得惊讶。

电影质量才是第一位的,不要堆砌看点和贩卖演员,不能又要武侠迷,又要演员粉丝。

最后还贴心的说,这种质量的电影还能拿这个票房成绩,说明主演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这篇文章不是评《射雕》的,提及了几句话也全是客观事实。

结果大量评论,第一句统一都是,“我是路人”。

(去除那些没有逻辑的评价)很多路人说,我没有评价电影本身,就说不看好《射雕》,是没看过电影,是黑粉。

我承认上一篇写得不够客观,因为难听的话我都没写。

他们没想过也许我单纯是在给《射雕》留面子。

既然在“路人”眼中,不夸的就是黑粉,那我就应这些“路人”的要求,评价一下这部电影。

预计要写成一个系列分析,这是第一篇。

如果有幸被更多潜在观众看到,请“路人”们记住,这都是你们的功劳。

《射雕英雄传》小说很好看,虽然是金庸先生前期小说,但胜在情感真挚,人物塑造成功,想象力丰富。

特别是中原武林格局、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等高手、降龙十八掌与九阴真经的武功设定,是后世武侠故事的宝库。

改编难度在于故事主线比较散,不好做取舍。

所以得知徐克改编的是守护襄阳城的34-40章,我还在前瞻中对《射雕》保持了比较大的期待。

但看完电影,我觉得徐克定是像欧阳锋一样走火入魔了,才会拍出这样的射雕。

这篇先来聊聊影片前15分钟,也就是第一幕。

金廷收买南宋高官,实力不断扩大,肆意妄为。

蒙古大汗统一草原各部落,率先起兵,反抗金廷。

也就是说大金根本还没跟蒙古动手,是蒙古看金廷欺负大宋,自己先起兵攻金了。

要说“侠之大者”,非蒙古大汗莫属。

开篇就是一场金蒙大战,不过主要人物关系一个都没交代,战争也是幻灯片似得几个画面。

这个钱算是白花了。

大场面一般是为了剧情服务,既然拍战争场面,至少先把敌我对阵局势,几个主要人物,交代一下,这样打起来观众才知道如何带入,才有紧张感。

不然就是看个热闹,是一场废戏。

路人会说,《射雕》两个半小时,来不及拍这些细节。

那问题来了,不是观众逼着徐克拍这场战争的,交代不清楚可以不拍,拍了就把事情讲清楚。

举个最近的《哪吒》开篇陈塘关之战,叙事效率极高。

也不用角色画外音,把围困陈塘关的理由,双方主要战斗角色,战争的局势交代得清清楚楚。

用一个大场面,不但秀了特效技术的肌肉,还引出整个第二幕的三场试炼,也为哪吒闹海埋下了原因。

而《射雕》开场的唯一目的,是蒙古军在战场上巧遇了郭靖。

郭靖说他在找黄蓉,不小心闯入了两军之间。

蒙古军说,那你小心点吧,就走了!

???

看着满地尸骨,郭靖回忆起与黄蓉的故事。

看原片的话,你会更深切体会到这里的转折有多生硬,多么不符合电影叙事。

徐克要最快的速度交代金蒙之战和郭靖黄蓉的感情线,就顺手把两个不相干的画面一衔接,管他合不合理。

回忆中,黄蓉给他讲,中原江湖打打杀杀,所以遍地尸骨。

郭靖说,听说你爹是桃花岛岛主,听说你爹想让你过太平日子,你偷跑出来做这些,你不怕吗。

这句对白信息量真大,就是不像人话。

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黄蓉可能在几天前跟郭靖讲过,我爸是桃花岛主,想让我过太平日子。但是我叛逆啊,跑出来行走江湖。

过了几天郭靖突然说,听说你爸是桃花岛岛主,听说他想让你过太平日子,你跑出来不怕吗?

???

几天前黄蓉跟你聊这事儿的时候你不问,过几天想起来问黄蓉怕不怕?

我要是黄蓉我一定怕极了,因为靖哥哥怕是脑子不太好使啊?

黄蓉在雨天支起长枪,引天雷给满地江湖人士的尸体点了“一炷香”,顺便烤了个“桃花酒焖鸡”。

等雷的时候,黄蓉见郭靖紧张的保护她,突然问,听说你有七个师父教你武功,你学武功是为了什么啊?

???

AGAIN,郭靖当时跟你讲这件事儿的时候你不问,过了几天想起来问你为什么学武功了?

郭靖不会觉得蓉儿脑袋有问题吗?

把“听说你有七个师傅”去掉,直接问“你为什么学武”,这不就是正常人说话了嘛。

纵观全片,徐克从头到尾都是这样编排的。

说白了,整部《射雕》可以看做都打破第四堵墙,主演仿佛知道有观众看着他俩说话,所以给观众交代背景呢。

就算徐克的好心我心领了,可是“七个师傅”,“黄药师想让黄蓉过太平日子”,这些信息交代出来对后边有什么帮助呢?无非是cue一下原著内容。

可徐克后边也没照着原著拍啊,并且电影不是时长不够吗。

后边提了两次,爹娘给郭靖取名,就是纪念“靖康之耻”。

连重要角色杨康都删掉了,还聊着这些边角料不觉得浪费时间吗?

接下来就是影片第一个名场面。

郭靖:因为她,郭靖变靖哥哥。

黄蓉:因为他,黄蓉变蓉儿。

然后江南七怪出场,阻止郭靖与黄蓉来往。

原因是她爹东邪住的桃花岛上,布了奇门遁甲阵,害死了很多人。

可是东邪在自己家里布阵,何错之有?真的害死人也是活该吧。

最后江南七怪说,你耗子尾汁吧,等你想明白再带你走江湖。

然后几个人就走了。

这就跟你家孩子放鞭炮,把别人车炸得稀巴烂了, 然后你不但没有把孩子好好看管起来,反而说,你自己好自为之吧。

你现在太顽劣了,我先不管教你,等你想好了,毛病都改好了,我再管教。

果然七位师傅刚走,黄蓉就说,你师傅武功不行,我带你拜别人为师吧。

下一个镜头,北丐洪七公就开始教郭靖降龙十八掌了。

而黄蓉,就在旁边烧饭给他吃。

至于怎么找到洪七公,怎么说服他传授毕生所学,徐克半个字都没提。

又是为了赶进度吧?

都不如说郭靖“预装”了降龙十八掌和九阴真经。

因为胡军饰演的洪七公就出现这么一场戏,之后也没有任何呼应。

下一个镜头,黄蓉做了个风车送给郭靖。

郭靖说,如果以后我们在江湖上失散了,我就留下这个风车做记号,这样就不会失散了。

跟上一个镜头又没有半点关系。

下一个镜头,江南七怪中的六位死在桃花岛,郭靖嘟囔着,你们为什么会来桃花岛找我,我不该来桃花岛,我师父只是来桃花岛找我,你爹为什么要杀了他们?

这个问题问得妙,因为就是很不合逻辑啊。

黄蓉解释了黄药师不在岛上,但郭靖说,桃花岛是他家,不是他还能有谁。

愤而起身,独自寻找大师父柯镇恶。

旁白说他找到了大师父,证实了黄药师当时不在岛上,郭靖错怪了黄蓉。

于是就连上了开篇战场上遇到蒙古兵的段落,开启了全片主线,郭靖找黄蓉。

???

这里好像少了点什么,不是誓要为师父们报仇嘛,怎么洗脱黄药师嫌疑,丢下大师父就去找黄蓉了?

而且岛上究竟怎么个前因后果?

郭靖先到岛上,七怪上岛找他被杀?

那郭靖就该在岛上目击全过程了。

七怪先上岛找郭靖,被杀,郭靖上岛找到师父们的尸首?

那为什么要怪自己不该来桃花岛,不来桃花岛不是连收尸都做不到。

到这里我大概理解了徐克的创作理念。

一般会拍电影的导演,都是边推进剧情,边设置伏笔,第一次看伏笔的时候甚至意识不到这里在后边会有用。

徐克是把全片所有伏笔,打包放在前15分钟里,直接做成PPT。

我仿佛看到徐克站在银幕前,指着屏幕上的画面,告诉观众:

后边蒙古要继续跟大金作战哦。

后边黄蓉郭靖要走散哦,但是他们会用风车做记号的。

插枪烤鸡很有创意吧,这里记一下,后边会考。

郭靖学了降龙十八掌哦,最后决战会用到这招的。

这样的剧本拿上来,我不会觉得徐克的导演水平下降了。

我觉得他根本就在糊弄观众,没有用心。

我甚至可以接受一个没有能力的导演,却更反感明明拍出过好电影,给了观众期待,却又敷衍观众的行为。

聊了这些,终于分析完了《射雕》前十五分钟的故事。

下一篇我会继续分析剧情和演员的表演,喜欢的路人们点个关注不迷路。

来源:莫选好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