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一开始排片弱势,到后来口碑发酵逐渐上涨,一步一步走过来,上座率高的惊人。票房初一首日4.8亿,第二天6.1亿,第三天怒飙单日7.3亿,现在上映6天已狂揽39亿票房,成为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冠军!
今天是大年初六,也是“送穷日”,春节档电影票房之争胜负已然分明。
本以来会是“一超多强”的格局,如今已经是有人独霸天下。
而这部电影就是《哪吒2》,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从一开始排片弱势,到后来口碑发酵逐渐上涨,一步一步走过来,上座率高的惊人。票房初一首日4.8亿,第二天6.1亿,第三天怒飙单日7.3亿,现在上映6天已狂揽39亿票房,成为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冠军!
导演诚意满满,续作五年的打磨,无论是画面特效还是故事打磨,感觉比第一部还要用心和惊艳。
开场的大战之后是轻松的土拨鼠闯关,决战之前是哪吒信守承诺秒杀后的允诺。最后的高潮前是殷夫人带来压抑的绝望,情节跌宕起伏。看完给感觉就是稳扎稳打,真的太稳了根本没有短板。
片中李将军的刚正不阿,申正道的身作则,傲光发现自己错了后毅然放手让敖丙走自己的路,人物的塑造深刻又生动,还有小石矶真的好可爱,被摇到吐石子。殷夫人把“儿行千里母担忧”这话演绎到极致了。
片外导演也用心,破亿海报简笔画都是饺子亲手画的,从1开始就是这样,笔头都要给他干冒烟了。
而紧随第二的则是陈思诚的唐探宇宙系列大电影《唐探1900》,首日票房4亿6千多万,现在上映6天票房也狂飙到了20亿。果然陈思诚永远都知道要怎样去修改风格迎合市场和时代做出改变。
可以说,《哪吒2》不是吸干大盘,反而是一举点燃整个票房增长势头,剩下电影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受众看点。
排在第三的是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华夏工业大片《封神2》,上映6天拿下9亿票房,其实按理来说也很牛了,但架不住这是最能吸金的春节档,再和前两相比,就显得很不够看了,口碑也崩了。
面对姬发和邓婵玉快要拉丝的感情线、殷郊特效犹如蓝精灵、乌尔善导演根本不理解道家内涵。
封神第二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设和战力设定都是彻底崩坏,无法掌控杨戬和哪吒战力都很逆天的两大杀器,真是徒有其名。更别说对于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的武力值塑造了,简直是彻底的矮化。
《蛟龙行动》更不必说,票房都没干过《熊出没.重启未来》,都没三亿,制片人于冬破大防了。
因为《蛟龙行动》的投资据说10亿,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蛟龙行动》投资金额大”,可惜却是春节档垫底。
因为票房垫底,筹备了三年的《蛟龙行动》排片根本无法跟第一阵营的影片相比,想要后续发力本已受限。
加上片中主线不够清晰,又是潜艇大战,又是突击队袭击,又是基地大战,啥都想要啥都显潦草。还有龙鲸号潜艇艇长不合时宜乱吹口琴强行煽情,最终呈现虽有诚意,但是让人有些遗憾。
而且感觉于冬选错档期了,应该放在八一、十一会更有利,电影文戏有瑕疵,但绝对是一等一的大片。现在时机不对。
春节档大家比较追求合家欢,而且竞争超级激烈,稍有不慎就沦为炮灰了。
难怪于冬破大防连连呼吁恳请加排片和观众去看这部电影。
一起破大防的还有肖战的粉丝,因为武侠大片《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票房亦没有达到预期。
要知道这部电影不仅有内娱大顶流肖战在撑,还有武侠大片的名义,所以上映前的《射雕》就一骑绝尘,断崖式领先其他电影。
当别人还在苦苦挣扎着抵达千万大关而努力的时候,《射雕》就已经轻松破亿,上映前总预算更是超级夸张的到了3亿。
可惜一到上映见真章。
《射雕》上映6天5亿,这个前提还是徐克好感粉+金庸武侠粉+肖战粉丝在冲击票房,所以首日单日达到了2.5亿,然后面1.3亿,8000万,3000万,到了现在的2071,真流水瀑布般下滑,惨不忍睹。
徐克竟然敢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作为本片的全名,让人一看就以为,这必定是一部是充满了家国情怀的野心之作。
毕竟侠之大者,代表着为国为民。
看到这个片名,以及徐克选拍的章节是郭靖第一次守襄阳,真的很难不让观众对郭靖在蒙宋金三国之间纵横捭阖力挽狂澜还有金戈铁马产生联想。
结果看了正片,感觉就是一个概括的PPT,整整146分钟,实景,真人、真马、真落日,壮丽草原、徐克深谙光影艺术之美。
可惜黄蓉一路跑郭靖一路追,小两口练武打架争风吃醋,过家家式守襄阳。
看完后,只想说武侠片确实没落了,动作全靠特效,武打戏竟然还没有隔壁的女将军邓婵玉好!
而且剧情深度不够,压根就没拍出“侠”的意义。所谓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全靠肖战的台词说怎么怎么怎么样,而不是看到主角的行为体验出“侠之大者”的意义。
可见兢兢业业的电影人你们尽管做好作品,好的作品观众都会用脚投票。
来源:小银子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