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电影市场评论:哪吒闹的是什么海?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2 08:44 1

摘要:目前哪吒2、唐探1900已经稳拿前两名,“名作之壁”熊出没仍保持稳定水平,射雕和蛟龙基本上已经没有追击的希望。哪吒2很可能挤进影史票房前三,甚至成为新的影史票房冠军。

目前哪吒2、唐探1900已经稳拿前两名,“名作之壁”熊出没仍保持稳定水平,射雕和蛟龙基本上已经没有追击的希望。哪吒2很可能挤进影史票房前三,甚至成为新的影史票房冠军。

既然格局已经定下,大概就能评论一二了。在2024年,中国电影票房冷淡之后,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的爆发尤为有意义。

因为春节档的电影市场,已经用票房说明了,中国观众需要什么样的电影,愿意看什么样的电影,以及讨厌什么样的电影,不喜欢什么样的电影。

这一点上,香港导演,不论是徐克,还是林超贤、李达超,以及老一代中国导演,张艺谋、陈凯歌、陆川等等,除了张艺谋,都显示出一种明显的脱节,与市场脱节,与观众脱节,与时代脱节,与故事脱节。

他们无法把握时代的内核,要么无法推进“电影工业化”,要么内核就在“一城一池”,要么困于自己的认知,无法理解当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精神。

《射雕》徐克非要郭靖打败欧阳锋,后者正在刺杀蒙古大汗,几乎要以一己之力,扭转南宋国运,拯救“那个电影里的”天下。对于郭靖来说,他的行为不算是侠义,甚至可以说是最恶心的背叛。片名的侠之大者,难道指的是欧阳锋?

这种故事内核精神上的扭曲,毫无疑问将整个片子的口碑重创!

同样还有《封神2》,过度迷信好莱坞制作方法和价值观,将中国古代神话西方化,正邪善恶简单二元化,甚至直接去黑道教三清……海量经费用来制作伏地魔和蓝精灵,而不是合理化力量体系和叙事逻辑……迅速败坏了《封神1》的市场好感,导致票房掉队。

张艺谋,是比较敏锐的,抓到了市场需要,但他给出的解法不正确,当年《满江红》展出了一张“市场需要的皮”,将时代精神解释为“一场戏”“一段背诵的名篇”……时代精神,向上精神,民族精神,是不可能用一张皮来解释的。这也是故事完整方面的最大问题。

这些人要是拍战争,几乎都是抓不到人民战争、正义战争精神的,不是刘关张黑社会,漫山遍野的“日俄战争式的人海猪突”,就是重点拍摄敌人的怜悯,再拍一拍日本侵略军或是美军“突然找到良心”,对着我们战士的尸体敬礼,或是临时放弃进攻……

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成年人,真的没见过“真白”“特别白”的白宫,没见过五角大楼,不认识美元的符号“$”,没见过美国护照上的双头鹰,没见过以色列修建的隔离墙,没看过美国轰炸伊拉克、南斯拉夫、阿富汗等等国家的视频,不知道美国将病毒黑锅丢到我们身上,没见过走线进入美国的难民,不知道入籍宣誓的那一套玩意……但是导演明显是知道的,用电影内容里的符号,将态度和剧情结合得很好。

就算不理解各种符号,观众也能看懂电影。这些映射现实的符号,只是一种对真实世界的注解,体现了哪吒2颠覆了哪吒1的个人主义叙事,向着市场真正需要的精神内核进发。

在这里,可以用陈思诚去比较张艺谋,两者其实都是对市场极其敏感的导演。但陈在内容制作上,《唐探1900》显然比《满江红》更深入结合时代精神,那是真的历史精神,哪怕剧情同样荒诞,但并没有停留在“一张皮”“一场戏”“背诗歌”的层面,而是更深一层去结合了内容,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陈思诚本质上是个商业片导演,他只是在用商业逻辑在分析中国市场,选择给市场一份能吃的、好吃的精神娱乐影片,而不是选择“教化”市场,要求观众积极“吃屎”。

流浪地球系列,展示了工业化科幻大制作的流程和方法。

哪吒2,靠着国内多家优秀动画特效公司的协作和努力才完成,大大提升了国内特效和动画协作能力和制作水平。

与之相比,有些电影依靠凶猛宣传制胜,发动海量账号去贴标签,什么辱女,什么老登,什么剧本泄密,什么流量哥哥很努力,什么差一点就一镜到底,敏感真实事件的魔幻改编……

具体到单一影片,也许有用,但是从整体来看,没戏。

身份政治、政治正确和标签化,DEI那一套在美国已经完蛋了,就算民主党以绝对力量,搞定了一切关节,最后只能是推动更极端的特朗普上台。

2024年一整年,多少电影带标签,结果就是中国电影市场萎靡了。

新一代导演在这两方面做得显然更好,哪怕《封神2》暴死,但是《封神1》实际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在电影制作方面做出了非常好的示范。

如果解决不了总体的“故事精神问题”,用现代电影工业制作的方法,能够Hold多大的场面,能够拿到多大的市场。

希望未来多一些好看的中国电影。

来源:he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