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年初一全国票房18.05亿元,观影人次为3515.12万,创造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新纪录;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3日发稿前,今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80亿元,再创新高!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题: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燃”!
新华社记者杨洋、张博群、魏婧宇
售票平台“满座红”,现场购票“排长龙”,公益电影进乡村社区……春节期间,记者走访全国多地影院,感受电影市场的火热,发现观影过大年成为新潮流。
国产电影放光彩,人们共享浓浓年味。从预售势如破竹,到影院人潮涌动,今年春节档电影不断刷新“新高度”。
大年初一全国票房18.05亿元,观影人次为3515.12万,创造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新纪录;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3日发稿前,今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80亿元,再创新高!
“过年看电影正在成为‘新年俗’。”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何明认为,如今电影供给越来越多,满足人们对更多休闲娱乐活动的期待,推动电影市场更加火爆。
在北京,初一至初四,首都电影院共接待观众近13万人次,票房较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上座率创历史新高;上海大年初一以超6000万元的票房成绩拿下当日全国城市票房冠军;万达影城大连高新店,春节档前三天观影人次2.5万,相当于平时一个多月的体量……
大年初四,在河北邯郸工人剧院的检票大厅里,观众排起长队。“春节期间我们轮流加班,从早上7点开始忙,一直到半夜2点多,几乎场场爆满。”正在检票口忙碌的场务经理张龙说,“大年初一至初四,票房收入82.8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91%。”
“今年,春节档在下沉市场的表现也抢眼、势头强。”万达影城东北区大连中心市场经理廉静说。
银幕亮、年味浓。春节档电影市场“开门红”,折射文化消费新活力,彰显出文化自信。
在河北保定万达影城,霍女士带着两个女儿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她说:“影片精彩又感动,画面和特效都很棒,故事讲得真好,中国电影真厉害!”
在中影华臣影城大连西安路店,市民王晨站在《熊出没·重启未来》海报前,为8岁的儿子拍照留念,孩子手里拿着刚刚购买的“熊大”玩偶,笑得开怀。
万达影城大连高新店经理谭旭传说:“火热的春节档也带动了影院卖品收入,春节期间影院卖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15%。电影联名款爆米花桶、饮料杯等IP产品也被影迷买来留作纪念。”
跟着电影去旅游——春节期间,在陕西宝鸡的各大旅游景点,常能看到手握电影票的游客。宝鸡市文旅局围绕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西岐”这一文旅IP,推出优惠活动,持电影票等凭证可享受景区门票优惠。
观完哪吒,到制作地成都,与哪吒雕塑合影“同框”;看完射雕,到故事发生地襄阳,赏巨幅武侠风壁画;跟着唐探,到拍摄地德州,“穿越”回1900年……
“影院内外都火热,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也成为电影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宝鸡开元商城总经理刘敏杰说。
在广袤乡村,放电影也为农民生活增添了节日气氛。大年初一,几名电影放映员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红心村村部广场上忙碌着,孩子们好奇地围着放映设备。春节期间,当地宣传部门在乡村和社区安排了5场公益电影。村民王凤兰感慨道:“以前过年就是打牌喝酒,村里文化活动少,现在大家一起看看电影、聊聊天,更有年味。”
春节期间,“老影迷”王玲到社区周边的邯郸市邯山区星辰电影城,观看了好几场电影,“从观影前的期待,到观影中的全情投入,再到观影后的回味,都是一次全面的身心放松。”
“春节观影热潮不仅反映了文娱消费的新趋势,也体现了国人情感互动的新方式。”何明说,返乡过年,重在陪伴,亲人们共同感受银幕上的喜怒哀乐,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和精神共鸣。(完)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