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档,各个电影的竞争很是激烈,于适两部电影上映,他在马不停蹄的路演中也串了台,宣传《蛟龙行动》中说自己在影片中演了姬发,还遭到同伴们“群殴”,从中也看出他对姬发这一角色情有独钟的偏爱。
春节档,各个电影的竞争很是激烈,于适两部电影上映,他在马不停蹄的路演中也串了台,宣传《蛟龙行动》中说自己在影片中演了姬发,还遭到同伴们“群殴”,从中也看出他对姬发这一角色情有独钟的偏爱。
从上映开始,很多人都对《封神2》的口碑产生了质疑,直到我去看了此影片发现,此影片没网上恶评的那么差,它拍的很细腻,依然是乌尔善严谨的味道,戏中关于姬发的成长,主要体现在他与三个人关系走向。
第一,邓婵玉,很多人都喷怎么可以让姬发和邓婵玉组CP,为什么不能呢,少男少女,多年冰冷冷的军旅生活,当然可以有少男少女的彼此欣赏啊,况且他们的志向是一样的,都是不杀平民,宁愿牺牲自己的大爱之人,是知己是心灵的契合和共鸣,这样的人物无论是爱人还是战友,任何人都是渴望的吧。
发现没有,《封神1》和《封神2》姬发两次笑,一次给了哥哥伯邑考,一次给了邓婵玉,戏中两次暖色,同样给了伯邑考和邓婵玉陪伴姬发的时光,让这个少年在破碎感中感受了少有的温暖。
初识邓婵玉,姬发也许心中把她当小女子调侃,所以有了那段歌谣,“有女怀春河水,其泱共泛水中央”,但随着悬崖追逐马战、他认识到邓婵玉的武力值,从而尊敬这个对手,过程中他保留了善良的底色,比如一起摔落悬崖后醒来,他是可以拿起石头砸死邓婵玉,但是他没有,他选择让邓婵玉看清事情的真相,殷寿是如何的残暴。
水下戏后,他明明又救了邓婵玉,却依然让邓婵玉绑架自己,用自己的性命换取西岐百姓的安危。“你为了死人而战,而我是为了活人而战”,这句话他用真诚点醒了还有良知的邓婵玉,从而让邓婵玉从杀戮者变为守护者。
整个过程,姬发是智者,用情止战是上策。这个情绝不是美男计,而是人味儿,作为军人,除了会执行任务,更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这一点,姬发和邓婵玉比闻仲、殷寿高尚。
至于,戳闻仲眼睛时姬发有犹豫,这也是正常的,他是凡人,他没有上帝视角,他还没有完全蜕变成周武王,他希望最后一刻感化或者逼迫闻仲停下来,但他错估了闻仲的固执。
他永远学不来上位者的卑鄙,闻仲骗邓婵玉偷来封神榜就饶恕西岐百姓,结果邓婵玉把姜子牙抓过来后,闻仲依然屠杀西岐百姓,同样,殷寿答应闻仲不杀太子,他只是利用闻仲打赢这一仗,等此仗打完就会找借口除掉闻仲。
对比闻仲、殷寿的卑劣,更显邓婵玉仁义,邓婵玉愿意牺牲自己去拯救西岐,她做到了为活人而战,而对这样一个可敬可佩的又有点好感的人人,姬发的哭泣不值得动容吗?
少年成为王,必然要经历超越常人的痛苦,比如,失去挚友、亲人、曾经的理想,当然包括缺少了那么点运气的情窦初开,如果说姬发一定要有爱情,相比与贵族联姻,我更愿意,他爱上势均力敌的女将军,因为他们无论从武功还是战术,都有着全方位的共鸣!
第二,姜子牙!《封神1》中姬发称呼姜子牙“老头”,有点不够尊重,有时候见人家还发脾气,摔衣服,可是在第二部是他亲切地喊姜子牙:“老人家”,还劝人家离开这么危险的境地,误以为邓婵玉害死了姜子牙,他会与邓婵玉厮杀,与姜子牙“报仇”,这说明在日常相处中,他早把姜子牙当挚友相待。
同样,姜子牙对这位少主也颇加欣赏,他试探把封神榜交给殷寿来看姬发的反应,到完全信任把封神榜交给姬发保管,在姜子牙的心中,这位少主是非常值得信任的,至此,姜子牙只差一步的转换,天下共主也可以非成汤子孙!
乌尔善的严谨在于,封神榜两次落于凡人之手,而且都是在不经意间落在姬发之手,他用镜头告诉大家,天下共主已经易主,从量化到了质变。
第三,殷郊!多少人为姬发和殷郊的重逢拥抱而感动,失而复得,两人还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保卫后西岐后,一起去朝歌复仇,为了庆祝这次重逢,姬发把西伯侯府酒库搬空了,他要热烈庆祝,此刻他是幸福的,也是最后的幸福。
要知道一个是落日的余晖,一个是新生的朝阳,他俩注定是分崩离析的关系,经历这一痛之后,他才蜕变成真正的王,当然这种破碎感,只能等到第三部才能看到了。与此同时,他会迎来真正的盟友姜文焕,以及等待他亲口喊声“师叔”的姜子牙的倾心助力,还有他强大的思想转变,与其感化任何人,都不如把西岐乃至天下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更可靠。
到那时,周武王已然诞生!期待第三部!
来源:温习时光那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