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亲断臂,弟弟惨死,以为他会因此屠城。然而,看完电影后,才发现“成见”这个词,若想打破,或许唯有留在牌桌才可以。
5年前,申公豹一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
5年后,申公豹:“家人已逝,我没什么好留恋的。”
父亲断臂,弟弟惨死,以为他会因此屠城。然而,看完电影后,才发现“成见”这个词,若想打破,或许唯有留在牌桌才可以。
申公豹和太乙真人,同为元始天尊的弟子,可却是不同命。申公豹的出身一直被人瞧不起,他是豹子修炼成精,虽成仙仍被视作妖族。然而,申公豹发誓要得道成仙,看没有人脉的他,只有自己努力。
但他越努力,越绝望。
他明明是同门师弟,可除了一把剑没有法宝,太乙真人却是浑身是宝,元始天尊对他的刻意忽略,他也都感受的到。
一直渴望成为昆仑十二金仙之一的他,要争要抢或许才能得到想要的。然而,这让他选错了路,让他成了反派。
然而,在他“求仙”的过程中,却发现一切都是假象。
一个慈眉目善的小老头儿,却是挑起仙妖大战的罪魁祸首,屠了整个陈塘关,无论男女老少,在看到保护孩子的焦尸后,满心的沉重,明明自诩为正道的仙人,却做着屠戮人间的事情。
但是,这个小老头却有自己的理论,一切都是为了阐教,为了在之后的封神大劫中,能让阐教继续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
这句话跟《唐探1900》中的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世界,要么是权力控制一切,要么是金钱控制权力。”
本质上来说,他虽说是在为了自己的教派去考虑,但实际上是为了能掌控权力,掌控权力带给他的便利。因此,哪怕要泯灭人性,哪怕要肆意妄为的栽赃陷害,哪怕要将周边的妖族全部炼成仙丹,也在所不惜。
所以,于他而言,生而为妖的妖们,“生来便是错”。那个人畜无害的土拨鼠,那个申公豹的父亲,那个“居家宅女”的石矶娘娘,他们的夙愿就是好好活着,不害人,不惹事,可他们的命运,也只因为他们是妖类,而就此结束。
好在,申公豹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他这个反派,改变的不只是电影中的一切,改变的也是人们对他的成见,他的再次选择,反而让观众成了“反派”。
在最后的决战之时,哪吒看到了父母,周边的所谓的仙人,同样听到了李靖夫妇的控诉,却没有一人提出质疑,只有太乙真人在不断地说“黑白不分”。
是啊,真的分不清楚谁是黑?谁是白吗?
那些看着身上金光灿灿,挺拔站立空中的仙人是白吗?
那些被关押在炼狱里的尖嘴猴腮的深海妖兵和龙族,就是黑吗?
那所谓的仙人,早已黑的透顶。
所谓的仙人啊,却是一群被控制住的,思想麻木,不辨是非的人。
相比之下的妖族却显得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意志坚定。
所以其实,人们对仙人也是有着自己的成见,只不过这个成见更多的是正向的,是正义的,可真正的事实呢?
相比之下,申公豹或许已经成了仙。
当申公豹将李靖和殷夫人安置好后,毅然决然地选择独自一人,面向无量仙翁和三大龙王,此时的他,才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他的印象。
世人总认为申公豹狭隘自私,睚眦必报,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因此,人们本能的会认为,申公豹会直接号召深海妖兵血屠陈塘关,为家人报仇。
可是他没有,他甚至一下子就判断出来是仙翁一派的人搞得鬼,这洞察力和控制力,让人佩服的同时,也让人心里一颤。颤的那一下皆因误会了他。
此时的他,让人明白了“成见”,也让人破除了成见。
孤独而又努力,他是阐教最努力的仙,他的道路上,只有他自己,但却不是只为了自己,为了父亲,为了弟弟……
然而,父亲断臂,弟弟惨死,他什么也都没得到。
可即使如此,他还是保护了哪吒的父母,使得哪吒能够拥抱母亲最后一下,申公豹的善,也帮哪吒圆了自己想要亲近母亲的梦。
是妖,是魔,是仙,重要吗?
重要的是心,心若定,心若明理,是鬼怪又如何?
老天爷没给申公豹一个好的家世背景,没给他一个好的外在条件,没给他一个能言善辩的巧嘴。在他的人生里,有失败,有不甘,有怨恨,可唯独没有放弃努力。
努力这个词,或许很多人颇为看不起,很多人会觉得“努力比不上命好”。
可对于申公豹来说,努力是他唯一的办法。只要他想尽办法不下牌桌,他就有能翻盘的可能。哪怕机会渺小,那也值得一搏。
他或许选错了边,用错了方法,可以说他命不好,可以说他眼界有局限性,但却不可以说他没有为自己的人生搏过。
当申公豹说出那句“我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后,便奔赴战场时,他想要的是赴死,还是想要赢呢?
申公豹的性格某些时候,与哪吒其实也有相似之处,“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的这份狠劲,申公豹也有。
因此,赴死或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次的选择,善待了应该善待的人,尊重了自己的本心。他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也不在乎身份是否被认同,他想要的,是一人独战无量仙翁和三大龙王,他想要的是再搏一次,哪怕万劫不复。
然而,申公豹并非是主角,他没有光环,因此,胜利属于主角,在光鲜亮丽下的反派,只能黯然离场。
等待《哪吒2》的这5年时间,是给申公豹的,同时也是给观众的。
申公豹的成长与反转,让观众也打破了一丝固有的成见与偏见。
可完全打破成见,这点力量并不完全够。
毕竟,在片尾彩蛋里出现的申公豹,已经沦为无量仙翁的囚徒了。
那么,作为观众的我们,第一反应会不会依然是,“《哪吒3》中的申公豹会不会被控制被威胁后,所以变得更坏了呢?”
但也正因为如此,倘若等到《哪吒3》时,想必申公豹的形象会更加饱满,会让它这个角色,成为一个让人想恨但又能理解的角色,让人同情,让人共情,让人更加期待。
若是非要分输赢,申公豹并不像哪吒那样讨人喜,他或许是输了,但电影的主创将这个没有任何光环的,一心想成仙的反派妖,让他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下牌桌。
为的是什么呢?
或许,为的就是告诉我们,人只要不下牌桌,哪怕曾经选错了路,一切也还是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在别人的世界里,申公豹这样的人,或许是无关痛痒的路人甲,是阻碍他人的绊脚石,甚至是惹人嫌的无名氏。
可在它自己的人生里,只要不放弃,申公豹就可以说出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
当申公豹在最后决定保护李靖夫妇后,一人独自对抗时,他已不在乎旁人是如何看待了。对于观众而言,在一定意义上,它已成为了“仙”了。
如果必须用输赢来评判一个人的话,那么,从未下牌桌的申公豹,至少没有输。
或许在未来,或许在某个番外里,它可能还能赢。
有的人天生好牌,有的人天生烂牌。
然而,普通人如何才能不下牌桌呢?
唯有努力。
努力不下牌桌,努力专注自我,努力等待机会,努力把别人熬走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只要你还在牌桌上,总有一天会轮到你来发牌。
毕竟,此时此刻的申公豹,不仅没下牌桌,甚至在牌桌上越来越让人期待它的表现了。
来源:温柔的故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