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蛟龙行动》亏大了;网友:情怀影响不了消费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2-02 13:15 1

摘要:知名大V九边Pro发文称,不理解《蛟龙行动》为什么评分那么低,不仅打分低,而且票房口碑都不行。

这个春节电影档,很热闹,多部电影参与市场角逐。

《蛟龙行动》堪称是热度最低的电影,没什么话题度。

知名大V九边Pro发文称,不理解《蛟龙行动》为什么评分那么低,不仅打分低,而且票房口碑都不行。

《蛟龙行动》评分开分6.6分,不少网友打了1分。

九边Pro认为,这部电影虽然质量不如上一部《红海行动》,但不至于被踩成这样。

各大院线对《蛟龙行动》的排片量越来越低,而且越排越少,导致票房数陷入恶性循环。

《蛟龙行动》制作方、投资方,对于低评分,院线低排片量,表达严正不满,严正抗议,严正发声。

制片人于冬,面对媒体喊话,称打1星的都是“黑水”,呼吁影迷们去豆瓣给他们一个公平。

于冬表示,《蛟龙行动》的院线排片,基本都是早场、午夜场,希望观众能多多呼吁,为电影增加一些“黄金”场次。

电影的主演之一,于适现场喊话,称“只想要公平”。

《蛟龙行动》的制作成本超过10亿元,据说还动用了军方的真潜艇,真家伙,“大国重器”。

按照投资票房1:3的比例来说,这部电影至少要30亿元的票房才能回本,拿回投资款。

但是,就目前的票房走势来看,这部电影最终票房,破10亿元都难。

或许站在制作方、投资方的视角,光是看一眼“大国重器”,感受一下大国情怀,就完全值回票价。

结果,观众恁是不买单。

九边Pro也看不懂,观众为啥不爱这类情怀影片了。

说是“狗尾续貂”,不为过。

6.6的评分是6.2万人打出来的,完全有客观参考价值。

否则春节档的另一部大爆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什么会有8.6的高分。

《蛟龙行动》的故事,没有《红海行动》精彩。当初《红海》上映时,排片量也不多,预售成绩也不好,可就是凭着质量,逆袭口碑,实现票房大逆转。

显然,《蛟龙行动》不具备《红海行动》这样扎实的故事。相较于前作,演员的演技,角色形象的刻画,成长转变的弧光等,均有着档次上的差距。

《红海》张译、黄景瑜的角色,在剧情中均有泪点戏份,《蛟龙》明显差点意思。

《红海》讲的是也门撤侨的故事,电影本身的原型事件,就是我国外交事件中的“满分之作”,不管身处何方,祖国都能接你回家。

这种自豪,这种情感,能催生价值认同,电影上映于2018年,疫情之前,也是贸易战火弥漫之际。

对比西方某国的撤侨操作,能极大地催生优越感,满足感,在电影院感受一把国家强大为普通民众带来的幸福感。

《蛟龙》上映前,正值泰国妙瓦底园区诈骗事件发生,演员王星失联的“星星事件”触动广大网友的敏感神经。

有6代机、核潜艇,眼皮底下的国家还敢搞电诈,出国国民的安全尚不能保障,难免让一部分网友心冷。

《蛟龙》的故事主线,就是新型最新潜艇,对抗敌对势力潜艇的秘密行动,取得胜利。显然,在“电诈”频发的东南亚小国,屡屡骑脸,电影中这样的“胜利”,并不能鼓舞人心,反而会令人觉得可笑。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把梦造好的前提是讲好故事。

故事,永远是电影的核心。

单纯地情绪,情怀,价值观输出,套路已经玩旧了。

故事讲好了,观众自然会认同情绪情怀价值观,故事讲不好,观众自然不会走进电影院去听说教,去上一堂“思政课”,与其这样,还不如去听讲座。

时间走到了2025年,疫情已经过去了2年,普通民众,更关心的是个体的生活,而非“宏大叙事”。

有网友说,就算《战狼3》在今天上映,票房也难过20亿元。

爱国饭,前面的人已经恰饱了,后面的人,再跟着去恰,已经捡不到多少残羹冷炙了。

当下,每个普通个体,每个普通家庭,生活都不易,花销、开支,都是精打细算。

赚钱比以前更难了。

看电影,显然不是生活的必须。

如今,一张电影票,动辄40多元、50多元,于普通家庭而言,够买3斤猪肉,2斤牛羊肉,饱餐一顿了。

掏钱进电影院,也会更加理性。

不是口碑很好,非看不可的电影,可以等待院线下线,流媒体视频平台上线,冲个几块钱,划算多了。

整个春节档,撑不起部部电影都拿高票房,爆了《哪吒之魔童闹海》一部,其他几部,难免沦为炮灰。

更何况,和《哪吒》比起来,其他几部,质量上存在着断档的差距。

来源:扶夷江月

相关推荐